至2020年,50000家企业开展贯标,遴选确定200家示范企业,培训超过100万人次,15万家企业开展评估。
顶层设计:全国贯彻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国家标准委《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标准层面:务实推进两化融合标委会在两化融合管理领域定额各项标准化工作,明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总体架构、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目录,尽快发布《评定指南》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工作。
推广层面:深化国家和地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引导央企推动下属企业及供应商全面开展贯标,分行业组织开展贯标示范,系统总结推广贯标优秀经验和成果。
机制建设层面:建立开放透明的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咨询服务机构动态评级,健全市场化服务体系——咨询、评定、培训,建立和完善评定结果的政策和市场化采信机制。
数据层面:结合智能制造与“互联网+”发展趋势,完善两化融合评估体系与服务模型,给予两化融合大数据,推动精准引导、精准服务与精准施策,发布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
载体层面:完善两化融合服务平台、服务联盟和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