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如何培养和激励员工

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农牧企业应按照不同的生产特点和发展要求,对各部门各级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用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山东柳河集团招聘农牧专业刚毕业的大学生,让他们开发市场。对这些新入职的、即将接触产品销售工作的市场营销人员的培训,该企业一方面请老师,给他们讲述产品销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让他们到市场开展实战培训。

该企业制定了一整套培训业务员的大纲。宣讲类:销售业务技能、企业基本制度、思想政治觉悟、职业发展规划等;实训类:由基层公司业务经理带队,带领新入职的大学生营销人员,选择畜禽养殖旺村举办产品销售实训活动。

该企业特别注重对新入职大学生营销人员的实训,要求新入职的大学生营销人员进入销售实训的养殖区,认真做市场调研,一家一户地了解养殖户的养殖品种、养殖规模、栏舍建设档次、防疫免疫程序、饲喂管理水平、使用饲料和养殖效益等情况,建立养殖户的档案,分析养殖户最迫切的服务需求,为养殖户提供综合养殖技术服务。

新入职的大学生营销人员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风吹雨打,他们每天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来往在农村养殖小区养殖户的棚舍。与养殖户一起劳动,学习畜禽养殖技术和饲喂管理方法。他们白天在养殖场,晚上回住处,集中在一起汇报市场情况,讨论当天的工作,接受业务员经理对市场工作的讲评和业务培训,调整明天的工作计划。

该企业还专门聘请了讲师,对新入职的大学生营销人员进行销售业务技能、企业基本制度、思想觉悟、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这些大学生就这样一边干、一边学。

一年后,还有不了解开发市场套路和认不清职业发展方向的吗?该企业把开发产品市场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上,使新入职的大学生营销人员感悟到,该企业将根植于本土畜牧养殖业,为中国的农牧业发展努力奋斗。

这些新入职的大学生营销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和实习,他们都能与当地的养殖户建立比较好的感情。当养殖户离不开他们的技术服务时,他们的人生就有了价值,企业的产品销售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该企业用这种方式开发市场,既有营销人员辛勤工作和感情投入,也有企业为所有营销人员支付薪金的投入;该企业给大学生销售人员的待遇水平,与在同一区域直接为养殖户和经销商服务、销售产品的业务员的基本工资水平一致。

高端人才的激励与管理

国内农牧企业对高端人才的激励与管理,一般是参照国家有关奖励政策,结合行业高端人才市场机制,推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有些企业也开始采用试用制度和公示制度,推行企业高端人才任职的聘任制和合同化管理模式。

国内农牧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工作绩效考核和奖励,一般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各级各类高端人才相关的绩效考核分项指标。在企业确定的工作考核期内,根据高端人才的工作业绩和其他表现,与阶段或年度评先、评优、岗位转换、提薪和晋职挂钩,形成高端人才公平、公正、公开选聘、任用、奖励和晋升的机制。

江苏沐禾农牧企业集团对高端人才的管理,主要采用激励的方式。

原来,一段时间内,该企业对高端人才的管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战争年代的人才成长得非常快,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可以当师长或军长,就可以领兵打仗,而和平时期的人才成长就相对慢了。该企业经过分析发现,这是因为战争年代,人才成长面临着生与死的巨大压力和考验。

所以,该企业推动人才成长管理,希望模拟“战争年代”的压力氛围。1998年前后,该企业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激发企业高端人才的创造激情。对企业高管团队提出每年倍增的五年发展战略目标,给高管团队生与死的压力考验,迫使他们开动脑筋、全身心投入、创造奇迹。如果完成任务了,他们每年可得到原来3倍的年薪和奖金;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他们将被就地免职,在原单位做一年普通员工,一年后才可以再次获得机会。

结果证明,2/3的高管人员带领团队努力奋斗,创造了业绩成倍增长的奇迹,完成了年度任务,拿到了原来3倍的收入。他们也为此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该企业在激励高管团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所有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发展将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农牧企业的美好前景描绘给员工,让员工将个人奋斗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该企业还制定了对高管团队人员的股权激励方案,给所有员工分别制定了工作奖励的制度,使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为企业的发展建功立业。

该企业经过五年的努力,企业发展跨出了三大步。

一是打造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中高层管理团队,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产品年销量从8万吨提升到100万吨,形成规范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

三是在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成绩,形成畜禽养殖、饲料加工、食品冷藏加工和生物科技等一条龙经营模式,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年创利税超过10亿元。

基层员工的激励与管理

农牧企业对基层员工的管理和激励,要以提高基层员工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基础,在要求员工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升员工的薪酬水平,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

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基层员工的培训,企业要注重基层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积极推行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制度。这样,新员工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师傅学习到上岗的知识,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老员工也可以向新员工学习一些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成长中的员工可从先进员工那里,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方法。

管理人员要经常与基层员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结合工作考核、肯定成绩、分析问题,使他们感受到企业重视自己,明确今后改进工作的方向。

湖南亭湖农牧企业对基层员工的管理和激励,就是从强化生产基地的管理入手,针对生产基地存在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生产消耗无科学定额、成本核算不精确、纪律松弛、跑冒滴漏严重、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该企业要求生产基地的管理人员带领基层员工,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生产作业流程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

第一,科学设置生产岗位。做好定岗、定编和定员工作,做好生产班组建设、强化现场管理,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包括交接班、巡回检查、设备维修、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质量管理、班组核算、岗位练兵、班组思想工作等)。在员工上岗前,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培训,使每位员工都能熟知生产流程和各项制度,并能自觉遵守。

第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基层员工岗位技能和个人素质提升的培训,使每位基层员工都能胜任和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并按照企业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工作目标工作。同时,要强化基层员工的工作职责(包括产量、质量、消耗、工时利用率、废旧利用率、事故损失率等),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质量检查与生产考核。

第三,完善生产基地对基层员工的量化考核指标(包括生产任务、质量管理、物耗、能耗、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工时、成本、基础工作、经营计划、精神文明等),建立健全管理工作标准和原始数据的汇总制度,让每位员工都能明白自己肩负的企业经营管理量化责任,并通过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式组织生产,将员工薪酬与考核的关键指标联系起来。

该企业要求生产基地管理人员安排时间,聘请教师,积极推动基层员工加强培训学习,尽可能通过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同时,企业也在优化生产条件的时候,不断完善基层员工的生活设施,以期提高员工的生活福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