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会
立案会一般是由领导者确定要开展的专案。在立案会开始之前,领导要先确定三件事:
一是目标,即什么时间要达到什么效果,要有明确的导向,以此保证立案会沟通的效果。
二是范围,即想要达成既定的目标,要完成哪些事,给予哪些资源和条件。比如我们想设计一个口腔门诊的接诊流程,就要先明确流程的范围,是从客户进门到医生接待接诊为止,还是一直到患者离开门诊结束。不同的范围,我们要设计的方案和后期的操作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先明确范围。
三是负责人,这也是最核心的一点。事实上,立案会的重点就是领导者与专案负责人的沟通,在沟通中要明确专案在什么范围内开展、拟订完成的时间及最终想要达成的结果,由该专案负责人来负责,是否能够接受,等等。
当专案负责人确认能够接受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给其安排两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让其选择专案小组成员,确定完成专案目标需要设定几个岗位,每个岗位需要几个人员,口腔门诊中哪些人员需要参加等。由此对我们的专案负责人就产生了一个要求,需要其能够对于所需人员进行筛选、了解和考察,同时这也是专案负责人拥有的一个基本权利。
第二个任务是制作专案计划。专案负责人要基于现有成员及专案目标,确定专案执行的步骤、每一步如何操作及操作进度等。在咨询过程中,一般是由咨询师作为咨询方的总负责人组织专案规划的制定,客户方会指派一位有能力及管理权责的副手共同参与。为什么不选择客户方的操作人员直接参与方案规划呢?因为操作人员往往没有管理权,对专案进度、操作流程等可能都无法掌控。因此,通常由我们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与客户方商定,选择口腔门诊中符合要求的人员,排定整个项目的专项计划。
(二)开案会
在成员及专案计划准备好后,我们就进入了开案会的阶段。专案负责人需要邀请领导者及团队成员共同参会。会议上领导者要向团队成员明确成立专案组要完成什么,并且强调这件事的价值,让成员有意愿去做,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专案负责人则要给大家梳理专案的目标、范围、专案计划及人员分工等。如果专案内分支或并行的步骤较多,也可以安排在专案组内部成立小组,每个小组再设立二级负责人。
事实上,开案会也是誓师大会。要求参与的成员全力以赴,承诺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贡献出来,共同完成专案目标。
(三)培训会
完成了计划分配后,我们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基于专案的操作需要,梳理还有哪些技能需要补充,由此去推动培训会。
培训会一般是由咨询方的老师或是本项内容非常专业并有能力培训的人来进行培训,在会上给大家提供相应的方法和工具。这里提供的方法和工具不建议是通用型的,而是要针对自己门诊的方法和工具。例如口腔门诊想做一个关于医患沟通的培训,那么现场讲的就应该是医患沟通中医生具体可用的方法和工具,而不是要一个大线条、没有任何针对性的、需要自己去转化的内容。这种培训是没有价值的,尤其不建议参加跨行业的培训,因为这种培训转化的周期太长,而且口腔门诊内部很难有能力去做这样的转化。
在培训会之后,大家就能得到一些非常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我们倡导的培训不只是老师单纯地讲课,这么做的价值不大,一定要在培训中带领大家现场练习,现场就进行辅导。经过老师专案辅导后,就能保证大家真正地掌握所需的操作工具和方法,这样的培训才是具有实效性的。如果我们所学的内容能够实现上午培训完,下午就能应用,这样的培训会才是最有价值的。
(四)方案研讨会
大家经过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后,接下来就需要专案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操作方案的研讨。研讨过程中要求分小组进行,负责人要保证研讨的进度及结果。必要的话,也可以请老师去辅导大家进行讨论。
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方案研讨呢?虽然我们在培训中给了一些标准,给了实操的工具、方法,但是大家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不理解的地方,甚至可能有一些负面情绪,此时老师可以在研讨会及时地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研讨会上,成员会定义一些操作方向和原则,但是不一定能定义出全部的细节,我们需要在会上进行分工,明确参与成员各自需要针对方案的哪部分进行完善,什么时间上交,对方案进行整合,并且确定下次方案研讨会的时间。如此几次,直至将整个方案梳理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