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与显性之恶相比,库存的隐性之恶更恶

对企业经营来说,库存是万恶之源,可以从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进行理解。

首先,库存的显性之恶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库存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如果库存商品不能销售出去,就不能给企业带来销售收入,就不能产生企业运转必要的现金流,更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二是库存还存在贬损或丢失的潜在风险。库存的商品不仅因为市场变化及设计变更等存在贬值的可能性,还可能因为管理的失误等存在损坏或者遗失的可能性。三是库存消耗了企业的经营资源,特别是耗用了企业如血液般重要的现金流。库存占用了企业的仓储空间、存储货架,库存增加了仓储员工的劳动,增加了大量的搬运成本,库存耗用了企业的资金,使企业的大量现金固化在库存产品上。四是库存使企业失去了投资及发展的机会。由于库存产品占用了企业的仓库、空间、资金、劳力等企业资源,如果没有库存,企业本可以将这些资源用在其他方面,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收益。

其次,库存的隐性之恶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库存让管理变得复杂。因为库存的存在,除了增加保管及搬运工作量外,还会使库存数据的管理变得复杂,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因为库存的存在,还会给采购、生产计划及调度工作增加难度。库存的存在,还会增加解决问题中原因分析的难度。二是库存的存在会助长相关部门的工作惰性、失去紧迫感,进而全面消损企业内各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遇到供应商交货拖延,采购部门会以为问题不大,仓库里应该还有库存。遇到设备或产线停机、停线,设备管理部门可以不慌不忙,他们知道通道上有很多库存可以应急,等等。这种库存的缓冲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到人事等间接部门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