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培训师的职业能力评价模型

关于培训师的能力要素,业内的专家学者已经有过很多的论述,并且也建构了很多的模型。

撇开冰山模型中隐藏的、内在的、看不见的,比如,除了内在驱动和自我角色认知与定位等要素外,根据作者在实践中的观察、体会,应培训师“编、导、演”三个重要的职业角色,下图15个方面的能力都是一名追求卓越的培训师应该孜孜锤炼并且持续提升,如图8-6所示。

图8-6 培训师职业能力评价模型

下面分别就每项能力的基本含义及其作用做简单阐述。

首先,任何一名培训师,即使是刚入行的培训师都应该具备逻辑分析能力(指能够运用相关分析手段找到问题或现象背后的逻辑链条)。因为培训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引导并帮助学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然后应该是所有培训师都会非常重视的专业表达能力(指能够清晰叙述一件事情的始末或传递某一确定的意思)。我们知道,培训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言是其传递信息及其理性观念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所以,如何更加准确、有效地表达,必定是每一位培训师始终需要修炼的功课。但问题是,在培训现场,除了语言本身能够传递有效信息外,很多时候,培训师更需要通过某种场景再现的方式,引导并启发学员经由感性体验触发其理性思考。这就需要培训师具备演绎呈现的能力(指能够运用语言和其他非语言手段生动再现某种场景或氛围)。

此外,如何提炼一些感性的素材,向学员提供一些理性的观念或表明某种观点,就要求培训师能够很好地发挥归纳总结的能力(指能够从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中梳理提取其中的共性)。上述这些能力的发挥,最终是否能够作用学员身上,开启学员的心扉。感召影响能力(能够带动、激发别人参与某件事情或付诸行动)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到现场的效果,或影响到学员的接受程度。以上的5项能力恐怕即便是初入门的培训师,都应该均衡重视并持续提升,以确保一堂培训课程能够较为有效地实施。

其次,在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培训师都非常在乎课堂进程的掌控。因为一堂培训课程的现场能否按计划逐步推进,并且最大限度地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带动学员思考,的确是评判培训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从这个角度考量,培训师的洞察判断能力(指能够依据某种现象找到其背后的规律或某一经验性特征)就是培训师能否有效掌控现场的关键因素,只有培训师能够在现场非常敏锐地洞察学员的状态,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课堂的进程、把握课程推进的节奏,将学员的心思牵引到课堂现场中来。但是,最终真正影响学员状态的根本在于,培训师是否有价值提炼(指能够从事件中发现对后续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方法或思路)的能力,因为成人的学员对象最关注课程内容是否真正能够对其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培训师能否与学员在平等氛围中交流、探讨,又受培训师沟通分享(指能够准确解读别人的意思并与对方达成某种共识)能力的影响。当上述各项能力都得到有效释放的时候,培训师的组织掌控(指能够有效调动现场各种要素按设定的思路或方式运行)能力才能找到活水源头,最终发挥出正向的效果。值得培训师警惕,如果仅停留在这种层面的培训,现场气氛也许能够很活跃或热烈,学员也许能够有所收获,但是,学员是否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入举一反三的自觉思考,然后扩展自己未来面对问题的思路,从而在实践中尝试行为的调整甚至改变,就必须依仗培训师的链接触动(指能够找到事物或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引发别人思考)能力了。与此同时,虽然任何一名负责任的培训师都会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但是在课堂现场,包括学员在内的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引发一些突发状况,所以,对一名成熟的培训师来说,应急变通(指能够在外在条件突然变化时选择或调整相关策略和方法)的能力也不可或缺。

当然,对愿意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加久远的培训师,都会有自己专注的课程领域,甚至十数年如一日地潜心唯一课程(比如,本人专注《TTT》课程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如何在既有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这就要求培训师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指能够发现新的观察角度并找到新的策略思路及方法手段)能力,通过持续创新,一方面可以让培训师保持比较好的职业状态(毕竟,长期没有新意的重复,必定会消耗人的激情),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员有常听常新的感受。

最后,需要进一步强调,培训师作为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管理(指能够围绕职业发展方向合理设定目标有效分配精力和时间)能力、持续学习(指能够不断发现自身的盲点或未知领域并主动改善或吸纳)能力,及随顺应化(能够把理论与自身实践进行融合并以之与外部环境互动)能力,或许永远都只能“工”与“匠”的层面上循环往复,进入职业成长的瓶颈,甚至产生严重的职业懈怠感。

以上是作者对培训师职业能力要素的一些看法,从学术规范的角度看,很多表述都不一定准确或符合规范,请读者诸君海涵。

同时,培训师与其他很多职业一样,会有一些不同的成长阶段,而不同的成长阶段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要素也必定有所不同,只是每一项职业能力都会随着经历、经验的累积得到逐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