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你的深度分销还没做好,就跟着喊失灵了

前一段时间,实地拜访一个伊利经销商朋友(李总),刚进门,看到我这伙计正在语重心长地和一个提出离职申请的业务员沟通。
经过了解,该业务员在他公司服务了近三年,业绩在其团队一直不错,但是近期反馈:“现在每天早出晚归,完成网点拜访难度越来越大,销售任务也越来越重,坚持不下去了。”结果挽留无效,该业务铁了心要离开,估计是已经找好下家了。
李总也是有些郁闷,坐下来和我谈:“生意越来越难做,人员也越来越难留,线上冲击越来越大,线下深度分销威力越来越低,不知怎么办。”
我分析:李总很久没有深入一线了,至少没有以业务员或者督查员的身份去一线走访市场,一家一家逐一拜访。
第一,生意越来越难做。的确,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市场从大家都有饭吃到相互抢饭吃,压力增加不少,但是伊利作为头部乳品,占据品牌力等诸多优势,应该还有的玩。
第二,人员越来越难留。留人是钱和感情的事情,李总的为人处世没有什么说的,肯定是钱的问题。钱来源于销量,销量来源于网点数量和单点产出,网点数量够吗?单点产出高吗?两者提升空间大吗?
第三,线上冲击越来越大。线上冲击主要是价格(特价时候便宜)和便利因素(到家服务)。据我所知,绝大多数时间,李总的主销品项和主销价格和线上一模一样,社区便利店布局社区更是密密麻麻,线上对李总的生意应该影响不大。
第四,线下深度分销威力越来越低。消费者购买产品有三种可能:
一是点名购买某一产品。例如:进店就问老板,来一提金典。
二是摆出来也能卖。例如:河南的乳业花花牛,摆出来消费者也接受。
三是需要老板推荐。其他三线乳品品牌,对于伊利来说产品动销基因还是很强大的,很多购买情况属于第一种,我猜想一定是李总的分销通路出现了问题。
我又说道:“您所在的市场大约有60万人,按照传统饮品网点预估应该有60万/400人=1500个网点,牛奶打一个折扣,就算1000个网点,您服务了多少?服务质量如何?”此时李总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深度分销的核心,是更加合理的布局分销通路,提高服务网点的数量和质量。网点的数量是否合理我们一会驱车到市场看看,网点的质量要安排文员做这么一个表格。

缺图


此时我们整理了一下,开车走访城区、乡镇、村落各级市场,发现问题如下:

在市区许多传统渠道新开发网点由批发服务,业务员怕得罪大户,把网点让给批发,此时竞品却在规律性的拜访。终端店老板很久没有见到经销商业务,批发的短期利润行为,导致部分终端因调货困难不再合作。
现代渠道布局100%,形象较好,生动化布局较为完善主要原因是李总关注度很高。
乡镇网点覆盖率很低,不足50%,部分村里售点区域零星可见。
路上遇到业务员,业务手中并没有区域路线图,对自己区域市场的界限也没有明确认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走市场,一天拿了6张订单,晚上总结发现其他业务情况类似。

晚上回到办公室,文员的数据也出来,更是惊人:网点数量很低,预估是竞品的80%左右,网点质量参差不齐严重,低销量网点占比很高,尤其还存在部分网点2个月接一次货,月均销量只有几百元,业务平均日订单不足10张,客户日接货率不足30%。
看到如此数据和实际情况,李总沉默了,之前说的那四个“越来越”不成立了。
究竟如何改善呢?我们分以下几步从深度分销角度来提升其分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