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坚持原则,不因别人的态度而动摇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原文解释】如果父母疼爱子女,对子女呵护有加,孝顺不是件困难的事情;但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仍然孝顺他们,这才是真正好的德行,难能可贵。

 

《二十四孝》中第一孝为《孝感动天》,介绍的是关于舜的故事。

 

舜,相传家世非常贫寒,母亲很早过世,继母生个兄弟名叫象,家人对舜都很不好。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想置舜于死地而后快。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在谷仓下纵火想烧死他,结果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父亲与象却用土填井,想闷死他,结果舜掘地道逃脱。几次被加害,他都化险为夷。难能可贵的是,舜对此毫不忌恨,仍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对弟弟友善。当时的天子尧听说后,不仅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还选定舜为他的继承人。

 

在企业中,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因领导对我们的态度的不同而改变。按规则做事,是我的态度;领导如何做,是他为人处世的风格,与我不相干。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真的能够像舜那样,不因上司的态度而影响自己,领导也肯定会大为感动的。再说,哪有那么不讲理的领导呢?

网上流传一顺口溜,客户拒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客户虐我千百回,我誓今生永相随;客户骂我心不堵,我当自己是保姆;我当客户是上帝,俯首作揖不离弃。虽然有半开玩笑的成分,但这应该是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把“客户”换成“上司”或其他,同样适用。

大部分人都喜欢讲,谁对我好,我肯定对他也好。如果都这样想,谁要先走出第一步呢?如果不走出第一步,这个命题不是永远都不会发生吗?再说,即使别人对你好,你又一定能感觉到吗?不一定,不然,很多的误会又是如何造成的?假设产生了一点误会,我们立即睚眦必报,那不是加大矛盾了吗?如果心胸开阔,自己的态度不变,误会自然很快消除。很多假想敌都是自己凭空臆断,然后不断放大而炮制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会遇到很多麻烦?那是因为之前,我们给别人也添过麻烦!凡事都有因果,现在的每一件事情必定会影响到将来;只不过现在的哪件事会影响到未来的哪件事很难一一对应,但现在的“果”必定是之前种下的“因”,好果归于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