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没有具体答案,成功有很多种解释,并不是单纯的金钱和地位,对标个体的需求才是答案。
创新的成功标准是什么?
是把创新产品做大,成为第一或者唯一,否则,创新对自己没有太多的意义,有时为别人做了炮灰。
创新不是成功,做大才是赢家。
华为、腾讯、比亚迪、伊利、蒙牛、双汇、青啤等品牌继续领跑行业,销售和利润双丰收,这是品类品牌的真正赢家。
通过这些品牌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洞察到背后的发展规律,凡是做得好的企业,都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挖、筑墙,逐步积淀,品牌的大墙越来越厚,也就很容易保护墙里面的产品,也就是品牌护城河。
第一个创新不是最大赢家,安慕希超越莫斯里安
伊利品牌之所以发展良好,一个得益于伊利品牌的强大背书能力,二是具有明确清晰的产品策略,长远规划,大力投入,经过时间的沉淀,获取了产品品类的成功。
伊利安慕希增速飞快,原因是伊利品牌看到了常温酸奶的市场空间,制定相关的传播策略、促销手段、市场规划,在场常温酸奶品类中攫取最大的利益。看到伊利安慕希每年的线上线下广告投入就可想而知,伊利安慕希要的是产品品类第一,要的是产品销售和利润,貌似一艘常温酸奶里面的航母。虽然光明莫斯利安是第一个推出的常温酸奶,但是其后劲不足,让伊利安慕希超越,如今安慕希朝着300亿年销售额迈进,光明莫斯里安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了。
第一个创新者,不一定是最后赢家。
产品的创新不难,难的是创新后的坚持,能否为企业带来成长性的作用,能否让企业通过产品的创新再上一个台阶。
统一除了老坛酸菜虽然曝光了酸菜的质量安全问题,但曾经是让统一企业实现了方便面另个口味赛道的领跑。统一在饮品和食品领域,最近几年,没有一个过50亿的单品品牌,虽然有海之言、小茗同学的阶段性成功,但是距离产品牌的可持续性霸占地位,还有很大距离。
在快消品行业内,很多人欣赏统一企业的创新精神,每年都会推出很多新品,可以说创新十足。就笔者看来,统一企业对待新品的推出,缺少整体的产品战略规划,导致很多产品初期叫座,而最终没有叫好。统一的中式饮料如饮系列、果蔬汁微食刻系列、果汁饮料怡赏系列、即饮咖啡雅哈HEY系列、全新的朗朵即饮咖啡、UNIYES头道榨椰子汁、功能饮料UNISPORT、利乐包装奶茶小嘢奶茶等产品,虽然很多,但只是借助统一的渠道优势完成了铺货,而没有对产品进行重点推广,导致只有数量,而最终没有太高的质量。
虽然统一内部有“十年树木”理念”的产品品牌成长规划,但是对待新品开发还是相对过多,应该多做聚焦。
换个思路,俗话说:“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是做父母的失败,企业同样如此,站在一个大局观上,企业一定要对创新的产品负责,让他为品牌加分,为企业赚钱,成为行业老大,不可放养。
农夫山泉的茶π、东方树叶发展良好,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都是全线飘红。农夫山泉创新的茶饮都是目标非常明确,要区隔于传统的统一冰红茶、康师傅绿茶,塑造年轻人喜欢的健康茶。
市场不缺少新品,在休闲食品、饮料领域,大企业和小企业都会积极创新,尤其在产品的内容物和包装上面,创新成分最多。
通过每年的全国春季糖酒会上就会看出,很多中小企业推出了酵素果汁、山药原浆、木耳饮料、黑蒜饮料、烤酸奶、樱桃汁等产品,这些产品如果从物理属性的功效上看,都应该有市场,但是回到现实的市场中,能否让消费者接受。很多是企业自己所谓的“创新意淫”而已,根本不具备做大、做好的实力和基础。
康师傅为什么最近十年发展不好?达不到企业的理想状态。本质是缺少创新的产品,对市场没有深入的挖掘和引领,经常跟随模仿,不会有太大的突破。
这种大企业缺少的是定位准确的产品,因为不缺品牌、不缺渠道、不缺资金,与娃哈哈属于一类企业,打造不出超级的大单品,很难带动企业的增长发展。
在未来新零售、新常态的环境下,食品饮料企业要学会“三眼”看产品,不可不创新,不可创新后不主动引导,一定要坚持把创新的产品做成大品牌。
一看企业的需求,站在企业生意发展的角度,俯视整个公司的发展布局,应该创新什么,去做什么样的产品,不是只顾埋头认为自己认为好的产品。
企业既然想创新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创新产品能够带企业买上一个新台阶,起到增加利润,或者打翻身仗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研发创新。
创新后,企业后续的推广产品需要人力、物力,企业能否做到资源充足,否则,创新不会大的成功。
二看竞争对手,既然要做产品品类的老大,销售额想做大,就不要轻易的进入已经有品类老大的领域,那样只会被动。一定要走一条差异性道路,不在一个道路上赛跑。
如果一个行业有了百亿乃至千亿级别的领军品牌,要想颠覆竞品的位置,非常困难,因为竞品的品牌早已进入消费者心智,要想改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最终未必成功。
三看消费者的需求性质,不要做需求可有可无的产品,一定要做可持续消费的产品,循环重复消费才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埋在实验室做的产品创新不一定适合市场需求,华为的任正非提出喜欢听到一线的炮声,不要实验室的产品。
消费者的需求空间大,产品才有发展前景,才能成就品牌。
一棵橡树可以供几代蚂蚁生存,而养活一头狮子需要几百里草原。
企业大小和产品市场也是如此,创新产品要看未来市场空间有多大,如果需求是少数人,很难成就大品牌。如果需求人群多,消费频次高,很容易成就超级大品牌。
阿里巴巴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定位非常清晰,做淘宝面对中国得广大中小企业,喊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聚集了中国80%以上的实体企业。
红牛维生素饮料取得200多亿的销售,典型的重复消费产品,围绕地球能转几十圈,高频次的消费属性提供了成功的空间。
创新要务实、落地,最终产品上市后,能够做大才是赢家。
创新产品要带有战略思维,才能成就超级大单品。否则,只是昙花一现,改变不了企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