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求随场景变化而变化。这是场景研究的一个重要逻辑。
同样的喝酒,在不同的场景,酒的品类可以是白酒、啤酒、葡萄酒、米酒、洋酒或其他酒。具体如表2-1。
表2-1 不同哈场景消费不同酒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因为各类酒与消费场景形成了强关系,有匹配性。
场景的产品逻辑,可以从三方面解读:
一是在传统场景中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小罐茶的场景本来就是存在的,小米接线板的场景早就存在,但原来没有人从中发现商业机会,没有从这个角度去做产品研发。
二是发现原来没有的新场景。江小白发现的新生代消费场景,原来不存在。便利店的场景,原来在中国也不存在。
新场景,是新生活方式、新消费方式演进的必然产物。
新场景,必然有新消费,新消费就提供了商业机会。
三是互联网新场景。互联网创造了大量传统没有的场景,互联网新场景,更多的是与流量入口和支付相应的场景。只要有新场景,就有新机会。
场景为什么是产品逻辑
当你浸润在特定场景时,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欲望、情绪、需求都会随之产生,有时候甚至是条件反射。
特定场景,有特定需求。特定需求,需要与之高匹配的产品。
场景研究与客情研究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客情研究反映消费者当作抽象的,场景研究把消费者当作具象的。
人在特定场景下的消费行为,一定是具象的。
具象的需求,表达得更有具体、详细。
这就要求:以场景为逻辑的研发,应该更特定场景更匹配,更细致入微。
比如,最近一款叫凉露的白酒,就是与麻辣场景匹配的白酒。它是否能够成功暂且不论,但它寻找匹配场景的逻辑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