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建员工与企业新关系:员工是客户,企业是平台

之前,彭老师曾多次强调企业在不确定性时代要回归到经营客户、经营人才的本质上来。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理解,笔者认为就是要强化客户概念,即真正把员工当作客户,所有的管理理念都应该是立足于这个基本前提。

以员工为客户的理念在顺丰为被打快递小哥出头的事件中得到体现。顺丰的态度和做法是为了维护员工的利益,这反映出这家企业是真正把员工当成企业经营的核心来看待的。企业的核心是客户,员工同样也是客户。

“以客户为中心”,人力资源的变革都应该围绕这个基本概念来做,围绕这个核心来发展。

最近海尔的平台化、创客化引起很多企业的思考甚至效仿。笔者也跟一些企业做过这方面的交流。笔者问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他们说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员工的活力与效率。笔者就跟他们讲平台化、创业化并不是唯一提高员工活力与效率的手段,而且它是一种手段,但不是原理,也不是根本的目的。

员工的活力与效率提高根本上是来自于企业怎么看待员工,拿员工当什么,企业跟员工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关系。如果你是这样的理念:“给员工钱,让员工为企业赚钱”,那用什么样的手段也不一定能取得彻底的转变。如果企业能够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员工的平台,员工是跟平台绑在一起的,员工就是这个平台里面的用户。当具备这种理念时,你所有的人力资源政策出发点就变了——你考虑的不再是怎样实现对员工“通过最小的支出获取最大的收益”,而是考虑企业怎样给员工提供支持,怎样做好资源配置,令他们能更好地施展才能,怎么把员工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捆绑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

总之,对待员工的思路不转变,不真正把员工当客户,组织目标即提高企业的活力与效率很难实现。

把员工当客户,把“以员工客户为中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这个可能是新时期一个比较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