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审核
公司在3月8日安排以×××为审核组长,××、××、××、××为审核小组成员,对A和B进行了产品审核。审核活动按照计划行程表实施,对3月8日生产的××抽样5PCS,对其包装、外观、尺寸、可靠性要求进行了审核,审核结果分别是:A产品QKZ=99.3和B产品QKZ=100,开出1项轻微不符合报告。达到设定的目标QKZ≥99,符合要求。
二、过程审核
公司在3月9日安排以××为审核组长,××、××、××、××为审核小组成员,对××和××进行了产品制造过程审核。制造过程审核活动对P2-P7工序按照VDA6.3提问方式行了审核,按照规定审核标准项目,对各要素进行符合性确认,开出了0项轻微不符合报告,判定两款汽车产品制造过程受控运行有效。
三、IATF16949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公司在3月15日由××任审核组长,安排××、××(审核A组)、××、××(审核B组)、××、××(审核C组)、××、××(审核D组)8人为审核组成员,对公司的质量体系进行内部审核。本次审核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两方面的内容,在一天的审核中,审核组人员根据《内部审核计划表》的安排,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职能部门及要素进行审核。本次内部审核得到了各部门主管的重视和支持,审核工作进展顺利,按计划完成了全部门审核任务。根据审核准则,审核组人员在一天的审核时间内共提出3项不符合项,发出3份《内部审核不合格报告》,分别是发现品质部1项不符合、生产计划部1项不符合、人力资源部1项不符合。不符合项明细见附件。
由于本次审核使用的是抽样的方法,部分内审员是第一次进行审核,审核的经验和技巧有所欠缺,在内审过程中没有发现不符合项的部门并不代表该部门不存在不符合项,发现不符合项的部门也并不是说明该部门做得很差。所有部门都应该认真总结在内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对本部门进行举一反三的定期自查,以维持过程的持续有效性,并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进入正常有效的运行状态,基本符合IATF16949:2016标准的要求,达成公司制订的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符合公司经营的现状和要求。但各部门依然会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持续改善公司的产品质量,提升公司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整改完成情况:
(1)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由各审核组发出《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到责任部门进行整改。
(2)审核组对各部门整改项目进行检查和验证,各部门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