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创造“非人”的组织绩效

没想到,刚解决完工程部的问题,销售部的主管雅芳又过来找文盛沟通。雅芳长得高挑秀美,给人清新脱俗的感觉。但人不可貌相,她伶牙俐齿,说话像打乒乓球一样,快速而掷地有声,做事也是风风火火的,可以说是“女中豪杰”。

文盛看她一脸焦虑的样子,知道她最近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不知又遇到了什么烦心的事情。

雅芳说:“最近部门人员变动大,有两个资深的销售员流失了,招来的两个新员工还在熟悉工作,其他老员工能力又不强,所以部门的绩效很受影响。”

“我们这个部门的绩效就是太依赖人了,优秀的人一走,业绩就溜滑梯了,唉……”雅芳长叹一声。

文盛看到过那些业绩稳定的公司与部门,往往不太受人的因素变动的影响,他问雅芳:“我们能不能通过什么方式让人变得不那么重要呢?就是部门绩效不太受人的因素影响。”

雅芳说:“那就需要在管理机制上想办法了,比如更好的产品体验流程、更高效的新员工上岗操作指导,以及改进团队的协作方式,以小团队作战的方式使经验与能力得到移植和复制,还有就是IT系统与流程的优化,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些方面都可以让我们尽可能的脱离人的因素的影响。”

文盛很赞赏雅芳的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啊,改进团队运作方式能够让知识与经验得到快速的横向传播,并通过知识与经验管理,使知识与经验及时固化到IT系统与流程上,这样我们就能够超越个人能力的局限,使组织绩效最大限度地减弱与个人绩效的关联性。用系统、用机制成功是最稳定的。”

雅芳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继续和文盛深入讨论,以下就是他们讨论的成果:

从组织绩效的角度说,个人绩效并非那么重要,我们把个人绩效看得太重要往往会使组织进入不确定的发展轨道,就像过山车一样时起时落。作为管理者,要尽量把组织绩效管理从人的维度迁移到管理体系的维度,管理体系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其实是一种“非人”的绩效,“非人”的绩效的意思是不需要依赖人的绩效。

根据绩效与人的因素的相关性,组织绩效可以分为三个层级。最低的组织绩效层级来自个人绩效的组合与叠加,中间的组织绩效层级来自组织结构改变和领导力等,最高的组织绩效层级来源于创新的机制,比如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所以,通过创新机制的建立,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创新是组织绩效的第一来源。

低层级的组织绩效管理是向个人要绩效,而高层级的组织绩效管理则是向“非人”的要素要绩效。比如一家经营持续增长的公司一开始是一百人,五年后还是一百人,人数不变,变化的一定是公司的质量,是组织绩效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