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肯锡咨询预测,到2018年超过50%的大型企业、80%的其他企业都将拥有完善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并由此创建产业平台或与之结为合作伙伴,产业云的数量将从2016年的100余个增长至2018年的500个以上。
组织“云”化的结果是加剧了信息的产生,使组织、人、事情之间的联系虚实交错。企业模式的转型对企业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组织结构的调整也必将符合平台化趋势的要求。
数据是平台上最有价值的资产,如何收集并充分利用数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平台的效率和竞争力。
电力公司在构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智能作业模式与管控体系的过程中,突出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管控平台的建设,加强了智能化作业模式建设,在现代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拟人化、人机交互、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的基础上,将智能技术与电网业务结合,减少了人员手工操作业务量,节约了人力资源作业过程的投入,提高了作业效率效益和作业管理精度,从而使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但是,要想真正释放数据,还在于将数据视为供应链,使其在整个组织内部便利而有效地流通起来,最终贯穿于平台所用使用者的整个生态系统。
这就需要通过改变组织流程和工作方式,打造一个关注组织运行状态的信息化数据平台;将平台参与者以及他们的互动中收集到的所有数据都整合起来,创建数据分析服务平台或者是统一标准化的数据访问层。
这种数据平台和数据访问层关注组织运营数据的收集处理,把组织成员作为用户,为其提供准确地信息服务、决策依据和作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