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务五:体系试运行

本任务的主要目的:以本次拟申请评定的新型能力为主线,全面检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三大循环(要素循环、管理循环、战略循环)在企业落地实施的有效性,以发现不足、查漏补缺、螺旋改进、整体提升。本任务涉及的环节:试运行准备、召开试运行启动会、试运行监控、试运行总结,现针对每一环节进行详细解读:

(1)试运行的准备。

1)与相关部门沟通明确体系试运行开始时间。

2)明确各部门试运行期间工作安排,特别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覆盖的部门,以确保标准真正落地,融入企业管理。

3)制定试运行方案,明确试运行的主要活动、主要过程、主要组织单位、需要完成的试运行表单及试运行结束时间,需要注意按照体系标准要求体系试运行时间不低于3个月,具体试运行周期,则要依据试运行的效果及新型能力的建设周期而定,但至少要满足体系要求,这也是确保本质贯标的有效举措。

4)制定监视测量计划,主要包括新型能力目标检测、实施框架监测、四要素同步改进提升监测,同时明确监视测量人及部门、监测周期、监测方式等。

5)明确考核方式,制定考核方案,企业应将监视测量计划中各要素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真正实现目标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测、事后有考核,实现目标落地、能力落地、可持续竞争优势落地、战略落地、

(2)召开试运行启动会。

企业应以试运行启动会的形式正式宣布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入实施阶段,与会者至少应包括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负责人,同时宣贯体系试运行的必要性、体系试运行工作安排、体系试运行注意事项、体系试运行结束时间、体系试运行培训等重要工作部署。

(3)试运行监控。

按照试运行方案的要求,开展试运行期间监控工作,企业应指定专部门专人负责统筹和跟踪体系试运行期间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进展、所遇到的问题或疑惑,并及时针对试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协调相关人员研讨,确保试运行期间问题可发现、可追踪、可解决,问题不限于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四要素的匹配性、能力打造项目的实施等。与此同时,按照体系要求保留和记录好试运行记录,作为后续检验体系有效性的依据。

(4)试运行总结。

按照试运行方案结束试运行后,专部门应及时整理和汇总试运行期间的各部门、各人员的反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新型能力的建设情况、两化融合目标的达成情况、体系文件的实施情况、四要素匹配调整情况等方面,并以此为依据编制试运行总结,并做出试运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