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下面的原文:“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圣人立教,立的什么教呢?在周敦颐先生看来,首先要立的肯定是孔夫子的圣人之教。当然,周敦颐本身也赞同三教互通,所以,老庄之教、释迦之教,也都是圣人之教,肯定都要立起来的。
那么,三教圣人立教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众生自己改正自己身上不好的那一面,把喜怒哀乐等各种影响我们情绪,影响我们思维,影响我们精神状态的不良情绪,慢慢改变掉。改变到哪种状态呢?改变到“自至其中”的状态,也就是自己达到“中”的状态。这个地方的“中”,就是《周子通书》开篇所提的“诚”。达到了这种状态后又如何呢?还要“而止矣”。这个“止”,不是停止,而应该作保持来领会。达到了“中”的状态之后,还要保持下来,要安住下来,要将自己的身心性命真正安住于这个地方。所以,圣人立教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自易其恶”, 并“自至其中而止矣”。当然,反过来讲,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些,那么自然而然也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我们就跟圣人们排排坐、吃果果了。
“故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先觉悟圣贤之道的先辈们,历代祖师们,通过“圣人立教”,而使后面的人达到觉悟的状态。那些心性上被遮蔽、比较阴暗的人,借助“圣人立教”,也能够使自己发生改变,趋向甚至达到光明的状态。正是这样薪火相传,从而使师道放光,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才真正得以传承。
“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周敦颐的《周子通书》,除了讲如何体道修身之外,其中也包括帝王之道,包含有不少经世治国的道理。
在古代,这样的书也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毕竟那时候生产力相对低下,大多数人在更多的时候,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生产上,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一般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有时间来学习圣贤经典。所以,能够真正学习《周子通书》的人,一定是那些处在某个层面上、处在一定位置上的人。当然,我们大家今天来到龙江书院,有幸一起学习圣贤经典,肯定也是处在了这个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