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通路普查准备

3.1.1普查方案的拟订

通路普查方案由销售部通路企划(Trade marketing,简称TM)人员根据制造商通路精耕政策拟订。如果企业没有TM,通路普查方案则由企划部营销推广人员或市调人员拟订。普查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通路盘点背景说明(WHY)。

2)通路盘点目的(WHY)。

3)通路及售点类型(WHAT)。

4)作业步骤(HOW)。

5)相关人员职责(WHO)。

6)工作进度表(WHEN)。  

7)通路盘点流程(HOW)。

8)盘点注意事项(HOW)。

9)盘点与后续工作(HOW)。

3.1.2人员召集与培训

1)普查人员。

普查人员是各地所有的业务人员或临时人员,组长为城区盘点的负责人,所长为通路盘点的总负责人。

2)人员召集。

A、调集所有的助理业代与业代,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通路盘点。

B、如果盘点人员不足,企业可根据当年的人力规划编制招募新人或聘请临时人员。

3)人员选拔调整。

通路盘点人员要熟悉盘点区域,减少遗漏。

23人为一个调查小组,小组成员一起进行扫街盘点。

如果调查小组的成员都是新人,对盘点区域均不熟悉,则由组长或所长划出小片盘点区域,并画出通路客户的分布地图。

4)人员培训。

 讲解通路盘点的背景和目的。

 重点讲解客户机构类型和售点类型的编制。

盘点所有销售目标产品的客户(这里所说的客户包括批发、餐饮店等售卖公司产品及同类产品的所有销售网点),规定每天的最低盘点点数(一般可定为60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网点数)。

 传授“按右手原则制定拜访路线”等盘点路线技巧。

 拜访话术的演练及相关问题的处理。

 必须按照所长或组长规定的线路进行盘点。

 工作职责及盘点注意事项。

 

3.1.3商圈划分

 1)商圈定义。

 商圈定义:人流相对集中,商流趋同的人群所在的区域,如大卖场商圈、火车站商圈、大学城商圈。

 商圈中心定义:商圈内集中消费的地点,如超市、商业街、百货公司、火车站。

2)商圈划分目的。

根据商流划分市场,提高一线销售人员拜访客户及配送商配送产品的效率,同时根据商圈的消费特点,规划合适的产品、促销等营销组合,提升商圈的产出效益。

3)商圈划分步骤。

根据市场信息,确定商圈中心的位置。

确定商圈中心的类别。

1)市级商业街:是市内消费者主要的休闲购物场所,一般由娱乐场所、餐饮店、大型购物中心组成,如广州的天河城、正佳广场。市级商业街是品牌形象展示及产品销售的重要场所。

2)专业商业街:集中经营某种商业形态,一般由专业门店组成。专业商业街的客流量很大,它是产品销售的重要场所,如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天河电脑城。

3)量贩店及超市:是消费者进行计划性批量日用品采购的主要场所。

4)站点:较重要的车站,如汽车站、火车站、港口。

5)文教区:消费者较集中,如大中专院校。

6)景点: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景点,如沈阳的世博园、杭州的西湖。

7)其他:未列出的商圈中心。

在城区地图上标出已知的商圈中心位置。

以商圈中心为中心点,找到商圈的边界。

1)以商圈中心为中心,以离中心点有一定距离的地带为边界。

l  商业街:将商业街内及进入商业街的90米内的街路上的售点归为一个商圈。

l  量贩店、超市商圈:途经的公交车2站以内,车程约9分钟。

l  站点:在站点内及进入站点1站以内的街路上售点归为一个商圈。

l  景点:景点及周围1站以内的售点。

l  文教区:校园及校园附近90米以内售点。

2)商圈的边界以城市的自然分界为准,如河流、铁路、道路。

3)商圈的交界处参考交通管制、配送便利性。

上述划分原则以广州市为基准,其他城市可以根据城市规模与特点,适当地增加或减少商圈中心类型。

4)商圈类型分类。

 甲级商圈:包括商业街商圈。

 乙级商圈:包括站点、景点商圈、文教商圈。

 丙级商圈:包括量贩、超市商圈。

5)商圈编号。

将商圈在地图上绘出,并进行编号,如图3-1所示。

 

                 

 

商圈中心代码:A-甲级商圈;B乙级商圈;C丙级商圈

比如,A代表第1个甲级商圈。

6)商圈划分的几个问题。

Q1:如果两种类型的商圈,如商业街与量贩超市相邻,该如何划分?

A1:如果两种类型商圈重叠,则以商圈的重要性为划分基准。商业街的重要性、客流量要高于量贩超市,所以该商圈应该是商业街商圈,其划分标准参照商业街商圈的划分标准。

Q2:什么样的文教区才算是一个商圈?

A2:文教区由学校或培训机构组成,一般的参考因素是人数。大学区是主要的文教区类型,一般人数在1万人以上。

Q3:商圈之间会存在空白区,对此该如何处理?

A3:对于商圈之间的空白区,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在商圈售点不足的情况下,以该区域内的售点为补充;二是按交通便利性将其划分为普通拜访区域。

Q4:如何通过对商圈的划分提高绩效?

A4:商圈即区域中的重点销售区域,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商圈的类型,设定拜访覆盖率及拜访频率,并制定相应的产品包装及进货套餐促销方案。因为商业街商圈的售点单点销量较高,所以拜访覆盖率应为90%,但是产品的库存量较低,所以拜访频率为每周至少两次或每周三次。

Q5:商圈内的拜访路线及配送如何设定?如果与目前的路线规划有冲突,该如何处理?

A5:以先划分商圈内路线为原则,如果商圈内网点数不足,可以由周边普通区域内的售点补充。配送服务以独立的批发商服务为原则。若规划与目前的实际区域划分相冲突,可根据实际情况,依照从内至外原则进行逐步调整,即必须保证商圈中心售点拜访与配送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