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套利智慧
一位朋友很高兴的给我说了他的“幸福史”,他前几年技术移民到美国,去年卖掉了父母留给自己在的上海老房子,用到手的钞票在美国买下一个大“house”,现在享受着美国的福利,过着悠哉的生活……
这是一个生活上的“套利”的案例,如果剔除道德考量,他在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都成功实现了置换:
生活成本
当上海的生活成本比美国贵时,为什么不去美国生活呢?
生活收益
同样的技能,在国外收入更多,办公室政治之类烦心事更少,而且社会福利非常高。
日本人到青岛定居,黑人到广州定居……当身边越来越多的“生活套利者”出现时,可曾想过,这种智慧能用在企业经营上?
套利:成本置换术和利润创造法
套利是来源于金融领域的一个名词,在通常的理解里,是一种狡诈的金融投机手法。翻阅过金融的早期资料,寻找这个词的来源,发现了更为本质的定义:市场上总会存在“不合理”的价格,通过种种关联合约的买卖,可以赚取稳定的差价,这种获取差价的行为被称为套利。
如2013年全年黄金和白银的价格,虽然整体上都是下降的趋势,但是每次下跌,白银比黄金下跌凶猛,而反弹的时候,白银时间长而慢,对于专业的金融人士来说,这就存在一个天然的套利方案:一个时段做空白银,同时做多等值黄金,另一个时段做多白银,做空等值黄金。
现代金融已经将套利做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他们控制和垄断了一种生产资料——货币,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辅助措施,可以实现对多个国家的抽血,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痛苦回忆还未过去,2014年针对新兴市场的汇率狙击,似乎又要重演1997的故事,土耳其里拉、印度卢比、阿根廷比索、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俄罗斯卢布等新兴市场货币的价格都下跌得触目惊心。
整个过程中的运作手法虽然繁复,但主线是无比清晰和简洁的——引导大量的货币进入一个地区或者数个国家,10-20年后,非常迅速的引导天量的资金离开这个地区(这次抽离的主信号是退出QE)。
这个地区或者是国家,在长达数10年的外来货币滋养下,各类企业如同鱼池的鱼群一样拼命繁殖,当养成资金依赖症的企业突然遇到货币抽逃,这些企业也会如同鱼群一样缺氧而亡——在缺资金的冲击下,只剩下产能过剩、资金成本带动各类生产成本过高,过渡发展恶化了环境……
剩下的故事,就是外部资金进来收购,当年韩国汽车厂差点被廉价买走,这次,又有不知道多少“大鱼”企业被以垃圾价格被买走。金融大鳄的套利手法,可以小而化之地用在企业的“多产业套利”上。
套利如何让企业持续盈利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获取利润”是个“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的重要问题,而恰恰是这个问题,往往被企业所忽略。企业要么是高调的谈论着“企业使命”和“产业的政经环境”,要么是一派“血汗工厂”的务实作风。
然而,具有伟大的企业理想的企业也不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利润,甚至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务实的作风也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利润。空谈《道德经》和奥巴马不能解决企业的盈利问题,血汗工厂更是随时面临倒闭。
我们认为:“如何获取利润”更多的是个技术问题,其主要手法就是“套利”。简单解析一下熟悉的美国企业麦当劳是实现套利式盈利的:
先看生产环节中的套利。对于普通餐饮零售企业来说,店铺租金、设备、食物原料,这三个东西一定是成本,而麦当劳可以依托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把他们变成利润点:店铺租金是从时间周期上来实现的,它进驻新的商业中心、大型新区时会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获取非常便宜甚至是十年固定租金的店铺,然后,它把店铺按市场价格向加盟者转租,那么,在优惠期之内他将稳定的获得这个环节的回报。
设备盈利的道理同店铺租金类似,只是变成了一次性利润。食物原料环节怎么获取利润呢?原来找农民收购土豆,比如农民每亩500斤的产量,卖给麦当劳1元钱一斤。麦当劳联合上游的种子公司后,跟农民说,你种我这种高产土豆吧,亩产1000斤,我出0.55元一斤收购,你每亩多赚50元,而且我公司以后只收这个品种的土豆。于是相对竞争对手,这个环节它又获取了稳定的利润(同样的手法也用在鸡肉、牛肉、面粉等所有原料采购上)。
接下来来看看产业上的套利。麦当劳只要多走一步,按200%的数量买店铺,然后把富余的店面租给其它商户,就可以通过经营在地产行业上盈利——“麦当劳的自持商铺一般会把用不完的一些店面分租出去,收取租金。而这类商铺所产生的房地产盈利很高,并且商铺的增值溢价也很高。如深圳光华店,麦当劳在一层只给自己留了一个较小门面,设有外卖柜台和引导客人的服务生台,其主餐厅设置在二楼。麦当劳将一层的多家店铺均出租给了小商家,包括服装店、鞋店、小吃店等。通过网络查阅到一份转让启事显示,麦当劳深圳光华店2012年8月出租一个大小为25平方米的商铺,租金为8万元/月……”
然而在地产行业上的套利不是麦当劳产业套利的全部,至少还有一个产业套利设计:金融行业套利。一个企业发行股票,比如到中国香市场上市或者到未来的中国国际板上市,无非是1块钱变成10块钱估值的把戏,模型上是一种类似传销的游戏,1块钱进去,10块钱出来,再拿出3块钱,买下另一家企业1块钱的资产,再次打包增发,变成10-3+10=17,理论上,通过这种金融炼金术可以买下全世界!这就是高端时尚的“产融协同”“兼并重组”背后的血腥原理。通过这两个产业套利的设计,麦当劳老板眼里的其它餐饮同行老板,可能不过是“杨白劳”而已!
最后来看看经济周期上的套利。麦当劳是研究全球各经济体的经济周期的,其中当然包括中国。按照某些人士的算法,当年麦当劳进入中国时,带来美金,美金同人民币的汇率是1:8.5,美金很贵,在中国变成了当时廉价的人民币。在中国经营20年后的今天,它早已经到了收获期,他赚取的是人民币,这个时候廉价的人民币已经变得昂贵了,汇率是1:6.1。
……
所以,无论是成本还是盈利来源,都有足够的运作空间,大量的套利机会,存在于被企业忽略的环节中。而在成本和盈利上玩出的成本置换术和利润创造法,就是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