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的时代精神

我们再往下看。“后世礼法不修,政刑苛紊,纵欲败度,下民困苦”。对于后世不修礼法的现象,周敦颐先生也和我们一样,要发点牢骚。“政刑苛紊”,我们现在的两会也说了,要改革,要推行大部制,要对于行政不明确、有交叉的地方,该合的就合,该分的就分。所以,政刑应该是很有条理,很宽容,如果不这样,反其道而行之的话,遭秧的就是老百姓。

“谓古乐不足听也,代变新声,妖淫愁怨,导欲增悲,不能自止”。这句话,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情况可以说是丝丝入扣,一模一样。真正的好的古典音乐,现在到底有几个人听?尤其是现在这些受流行音乐影响长大起来的孩子们,他们会觉得音乐越新越好,越怪越好,越渲泻越好。我有时也听一些现代音乐,有些音乐确实很有意思,美其名曰“说唱”,实际就那么站在台子上,叽里呱啦、叽里呱啦,念完就完了,真的是“代变新声”啊!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新音乐。对现在最受欢迎的流行音乐,你看只要有歌星过来开演唱会,什么周杰伦啊,刘德华啊,张学友啊,小娃娃们好疯狂哦!但真正一场古典音乐,又有几个人去听?免门票都没有几个人去听。没有办法啊!社会变迁到这个样子了,的确有点让人无奈。

周敦颐先生用了几个很贬抑的词汇:“妖淫愁怨,导欲增悲,不能自止。”这几句话可以说点出了流行音乐的时代精神。你去看到的麦当娜啊、迈克尔·杰克逊啊,这些人的演唱,说一句有点让歌迷们伤心的话,真的是有“妖淫愁怨,导欲增悲”的感觉啊!你看演唱会里那些歌迷们的疯狂表现,真的是被这样的音乐迷住了,进而“导欲增悲,不能自止”。所以周敦颐先生说,这些音乐,都是把人的贪欲导发出来,增加人悲乱的情绪,让人不能自止,欲罢不能,分寸大乱。当然,像流行乐、摇滚乐之类,其实也有发泄的功能,让现代人心中的块垒,找到暂时渲泻的渠道,但是,你如果不能自止,唱歌发泄还不够,还要吃点摇头丸之类的继续发泄,那就完蛋了。

“故有贼君弃父,轻生败伦,不可禁者矣。”周子这个话就说得有点重了,把社会阴暗面和乱相都归结到了音乐上。看起来似有些过,但实际上也不为过,因为很多事情就是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

我们的心性修养如果不从点滴变化入手的话,一味听之任之,到后来就会把控不住。就像一个太平时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达到了的;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有的治乱时代,都是从细微之处的变化开始的,在人们不经意之中,逐渐地就形成了。人的德性培养,也是这样的。德性的败坏,就是从细小的地方开始产生变化的;一旦到了质变的时候,就算想控制也控制不了了。所以,要改变,就要从最细微的地方入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佛教净土宗说,你要想到极乐世界,就要从一句一句念阿弥陀佛入手。如果你一句阿弥陀佛都不念,临终的时候突然想到极乐世界去,又怎么能行呢?

“呜呼!乐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以宣化,今以长怨。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至治者,远矣!”下面是一句感叹,也是总结。当然,我们倡导恢复古礼,不是要大家都遵循古礼的仪式,见面就要磕头作揖,也不是穿件汉服就叫恢复古礼了。我们真正要恢复的是古代礼乐的精神——那就是和。我们对自己要做到心和,对他人要做到气和,对天地万物要做到亲和。《易经》里讲“保和太和,乃利贞”,如果不恢复礼乐的精神,不改变现在妖淫的乐风,就想谈治理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会与古圣所制订的礼乐精神越来越远,这时要想做到天下大治,就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