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小组,也称小组访谈(Focus Group),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一般由一个经过研究训练的调查主持人,采用半结构方式,即预先设定部分访谈问题的方式,与一组被访谈者同时交流,从而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同属于访谈法,其与行为事件访谈法相比,优点是成本低,效率高,实施BEI访谈,通常是一对一进行,耗时90分钟甚至更长,耗时耗力,而实施焦点小组访谈,单次参与人数通常在5人左右,能够扩大样本量,同时小组成员间思想的交流碰撞,有可能激发新的内容。缺点也同样存在,在公开的环境中,小组成员可能考虑个体安全而选择回避某些内容,也可能受到意见领袖或者少数服从多数情况的影响,使得访谈内容缺乏深层挖掘就快速确定等等。
因此,成功实施焦点小组访谈,不仅要提前准备好访谈大纲和会议流程,还需要有一名经验丰富,能够很好控场并有效引导的主持人。对主持人的要求虽然没有工作坊引导师的要求高,但同样需要给予参与人安全感,激发参与人的谈话意愿并控制好整体流程的节奏。
实施焦点小组访谈,在确定访谈对象、邀约、访谈提纲、能力行为提炼等方面与BEI访谈法无太大差别,仅从形式上来说,一是从一对一变成了一对多,通常在5人左右,二是访谈人变成了主持人。以下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实施流程,:
表4-8 焦点小组访谈实施流程
访谈环节 | 核心事项 |
开场介绍,拉齐信息,消除疑虑 | 支持人自我介绍 访谈背景和目的介绍,打消访谈对象的疑虑,正向引导,给予动力 也可以增加一些提前的交流答疑,进一步拉齐双方的认知 |
岗位工作场景聚焦 | 岗位的主要考核目标是什么?核心工作任务职责是什么? 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挑战是什么? |
核心能力素质讨论 | 胜任岗位需要哪些能力素质?岗位上的绩优人员和绩普人员的区别是有哪些呢?可以从技能、能力、素质、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列举 能否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呢?绩优和绩普的人执行过程会有什么不同? |
总结结束 | 对内容进行总结、确认和必要的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