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干股的老板,不靠谱;要干股的经理人,没冲劲。
干股,就是不用掏出真金白银,只参与利润分成。很多企业为吸引人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美其名曰“利益共享,风险我担”,看似把经理人的利益减少了,其实不然。
比如企业第一年盈利200万,老板答应给30%的分红,第一年分给他60万,没有问题,皆大欢喜。
第二年企业盈利500万,老板就要分给经理人150万,这个时候,老板的心态就会开始不平衡:凭什么经理人一分钱没出,就要分给他这么多。然后,很多老板就会因为舍不得分钱,最终不兑现承诺;也有的老板,干脆通过财务运作,让企业账面上微利甚至亏损,但经理人既然干销售,自然知道销售额和大致的成本费用,搞不好,就是对簿公堂。
既然经理人知道,做的业绩再好,盈利再多,老板也很难真正分他那么多,甚至会因为利益而撕破脸,闹分家,反而丧失自己的稳定收入。所以,聪明的经理人就会在日常经营中,控制销量,把利润控制在几百万的规模,让自己拿到的分红,不超过老板的忍让底线。
一般来说,这个底线,在润滑油行业基本上是100万以内。这样的操作,也就让企业面临两难选择:是扩大规模,多给经理人分红呢?还是裁掉经理人,背个恶名?或者是小富即安,就这样悠哉悠哉过下去?
这还是好的情况,是盈利,如果是赔钱了呢、年终分不到红利,经理人的基本工资能有多少,“还不如去打工”!这时,经理人会找下家,或者骑驴找马,即使不离开,也会三心两意。如果第二年又亏了,经理人大都会跑掉,扔一个烂摊子给老板。
所以,给干股,还不如直接年薪多少,销售目标多少,每年递增多少,这样更直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