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活用流程来管理

门店的日常管理需要有一套统一的流程执行标准。流程的制定除要求简单易操作外,通常还要具备可复制性和便于传播性。特别是像加盟连锁模式的服装和家纺专卖店,每个品牌都会根据自己的经营特色统一制定一套完善的门店管理流程,然后复制到每一家终端门店,形成标准化和品牌化的管理。

门店管理流程的统一化执行,对连锁专卖店的经营来说的确能节省很多时间。比如门店促销活动模板的统一,因为做每一步都有固定的内容和开展方法,对店长来说就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考虑怎么备货品、怎么陈列商品、怎么选赠品,甚至连需要多少促销人员及促销人员主要做什么的安排都不用店长考虑。这样一来,店长只要按照流程一步步把事情做到位,就能顺利开展活动。

可这样的统一流程对店长经营能力是 扼制还是提升?如果长时间按照这一套所谓的标准流程去执行,店长不用发挥创新意识,也不用尝试着做任何改变,门店的经营状况一定是日复一日的波澜不惊,不可能看出有什么经营特色。

我们知道流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如何灵活运用流程管理来经营门店,才是经营成长型店长需要深入思考的。当同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品的价格战、促销手段和战术越来越白热化的时候,变换经营思维,改变销售策略和战术,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才能走出同质化的怪圈。

所以,管理流程的制定是为了便于门店的经营发展,当固化的流程为门店发展带来阻碍的时候,固化的流程就是管理上的毒瘤,必须快速去除,重新再规划。

作为经营型店长,在明白工作流程的制定是为了便于门店经营管理的同时,还应当知道什么样的流程可以做成统一的执行模板,而什么样的流程需要经常的改变,且改变的目的是为了提升门店的经营业绩。

(一)统一的流程模板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以服装和家纺行业的连锁专卖店为例,连锁门店的老板通常都是品牌的加盟商,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十分明显。品牌公司一般都有一大批的督导人员,在门店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品牌公司会定期指派督导人员到终端门店做指导性工作,帮助缺乏经验(主要是行业经验)的加盟商解决经营上的难题。

来自品牌公司的督导人员,通常都有一套固定的管理流程,比如这一季的服装就必须要按公司制定的统一模板来陈列,所有的终端门店都必须采用这一套统一的模板。即使店长对此存在异议,督导人员也会很强势地告诉店长这样做是为了统一品牌形象,也是为了便于管理。

遇到这样的情况,店长该怎么做?很显然,这样的模板流程在A城的专卖店适用,但在C城就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某品牌家纺推出好几款当季主推新品,在南方城市的很多专卖店都卖得十分火爆,唯独北方城市的加盟商一片叫苦连天,都说新品不好卖。公司派督导人员去北方城市专卖店诊断原因,经过和多个专卖店店长的一番沟通,终于找到了原因:几款主推的新品要么大红大紫,要么大花朵图案,根本就不投当地消费者所好,北方城市的消费者很多喜欢的都是小碎花,浅色系的商品。店长跟老板(加盟商)提出要换主推商品,从陈列到店内铺货,都要做一次改变。

督导人员通过电话和品牌公司领导说明情况之后,公司同意该加盟商在其中的一家门店做试点。结果,门店更换了主推商品,将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商品陈列在店内,该门店的销售业绩明显提升。

那么,除了根据实际情况活用一些流程模板之外,还有哪些管理流程是可以做成统一样式的?也就是说对门店的经营业绩不会起到影响的日常性工作流程,有一套死的模板来执行也未尝不可,只要能为门店创造销售业绩,节省管理时间就好。

例如,在家纺终端专卖店,每天从开店到闭店,一整套的工作流程天天都在重复。对店长来说,如果不想天天在晨会上对相关员工唠叨,可以考虑将一天中的某些工作流程都做成一个标准的模板,然后通过拍照片的形式将标准拍下来,再张贴到工作栏中,让员工每天都对着模板自动进行对照调整。

像专卖店里的产品陈列,如何叠大军被小军被,如何陈列展床和展柜,如何摆放配套道具,如何陈列橱窗产品,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流程都可以形成标准化的模板,并可以通过拍成教学视频的方式将流程变得可视化。有了可视化的视频教程,新入职的员工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反复练习,钻研学习。

(二)通过对比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对于的管理流程来说,有了可视化的标准流程模板,员工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就可以边做边进行对照。特别是新入职员工,有标准工作流程做参考,不光可以提升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同时也为店长省下不少时间来思考如何更好地经营管理门店,以及做自身能力的提升,或者帮助团队其他人员成长。

比如,有了标准的产品陈列视频,新员工就可以一边看视频一边学陈列。没有店长在一旁做指导,新员工可以不慌不忙地摸索,在对照学习陈列的过程中,还能感悟出很多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