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法详解】
1.重心要更加松沉入左脚些,同时双手在胸前或腰间高度抱圆,掌心两两相对(此处示范腰间抱圆)。
图 5-131 图 5-132
2.左脚底踩下送腰胯向左旋,带动右肩及右手掌向前送出,左手掌后迎,如暗含白蛇吐信式,为一细微小动作。左脚底再踩下,带动腰胯向左旋,同时双手松掉落于左胯旁,手心相对。
图 5-133 图 5-134
3.带动腰胯回旋原位,略微转向西北方向,同时利用反作用力,双手旋回胸前相交为十字手,左手在内侧,右手在外侧。
图 5-135 图 5-136
4.左脚不动,边落胯边右虚脚向上提浮,脚跟自然垂于离地约尺高,双手掌卷旋分开,右手掌朝内,顺右脚向西北侧看去,左手掌向左旋伸长掌心朝下,切莫耸肩架肘,定式为右分脚。
图 5-137 图 5-138 图 5-139
5.左脚不动,右脚落下退一步,脚尖点地,双手不动。
图 5-140 图 5-141
6.左脚踩下去,将重心平移回右脚心,同时双手在胸前腰间的高度抱圆,掌心两两相对(此处示范胸前抱圆)。
图 5-142 图 5-143
7.右脚底踩下,带动腰胯右左旋,同时双手松掉落于右胯旁,手心相对。
图 5-144 图 5-145
8.再带动腰胯回旋原位,略微转向西南方,同时利用反作用力,双手旋回胸前相交为十字手,右手在内侧,左手在外侧。
图 5-146 图 5-147 图 5-148
9.右脚不动,边落胯边左虚脚向上提浮,脚跟自然垂于离地约尺高,双手掌卷旋分开,左手掌朝内,顺左脚向西南侧看去,右手掌向右旋伸长掌心朝下,不超过肩膀高度,定式为左分脚。
图 5-149 图 5-150 图 5-151
【师父叮咛】
左右分脚,很明显是太极拳腿法的一个式子。很多人说太极没有腿法,这都是不理解太极所致。太极不是没有腿法,而是太极在致用上很少有需要使用腿法的情况。我们养生学会关注的是摄生、养生、疗愈与调心炼炁,不以搏斗为主要诉求,也不鼓励大家为了实战而练太极。因此,虽然我会为大家解说每个式子如何用,但却不会着重于此,学会如何让自己更健康才是重点。
左右分脚腿法的重点在于,它的出腿不是踢、不是扫、不是绊、不是拦、更不是踹,而是“蹬”。需结合下一式的转身蹬脚来一起应用。此式脚盘轻轻抬起,高度约略在实脚足三里或膝盖的水平线上,挡住与阻绝对方膝盖的行进方向,然后再稍微轻轻下蹬,对方腿部就足以断裂。能不用还是尽量不要用,大家听听就可以。你不要把这个动作用于实战训练,而要用来作为练虚脚虚胯的松沉强化练习,这样对自己才有好处。
左右分脚的两手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八种劲法全包含其中,既可用于扰敌,也可以用于走化跟攻击。但我还是要提醒一句,别往打人的方面想。两手活动范围的大动作,对于你炼炁以便运行末梢,是有很大好处的。要把重点放在这里,让自己炁机发动能更灵活,更为我所用,这才是我们心炁门要教的东西。如果你整天脑袋只想着打人,那去学拳击就好,不用浪费时间学这么宝贵的太极,也不用来找我了。
【每日功课】
1.靠山功30分钟、熊经功15分钟、预备式与右左分脚10次。
2.金鸡独立左右共5分钟,行功20分钟。
【本周心得】
这几周教的式子都很难。每当练左右分脚我把腿抬起来时,总是要往后倒。落胯不够充分,脚底不够松沉,尾闾不够中正,否则就不会往后倒。好像不管任何式子,一旦有点毛病,问题总是这几个。好像不管什么式子,也都是为了重复训练这几个要领。我忽然想起前几周师父说过的话:“太极每招每式其实练的都一样,丝毫没有分别。”不管式子如何变化,都是为了从各个角度、各种身形来对太极基准八法进行深造。不管步伐跨大,也不管是踮脚尖、扣脚跟、还是抬脚,都是为了操根,都是为了练虚实分清。师父说:“一旦明白这个道理,太极就进步了,就不会再迷惑于拳架招式的不同,就不会再东学一套、西学一套。”
式子与式子之间根本毫无不同,现在我终于理解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