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老品牌,还能做大吗?

——老品牌老企业,摆脱过去的羁绊,才能无牵无挂。

在润滑油圈子里,有很多侏儒企业:做了10多年,年销量依旧在一两千万,甚至还有下滑的趋势;也有的企业,曾经风光无限,但由于决策或环境影响,企业一蹶不振。这样的企业,还有就会再次崛起吗?

我们知道巨人集团的史玉柱,曾经风光无两,但在盲目的大跃进后,销声匿迹。后来,脑白金横空出世,大家才知道,原来是史玉柱做的。如果史玉柱二次创业,还叫“巨人”,那么,很多企业是不敢和他合作的。

至于一些品牌延伸,大部分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比如茅台做啤酒无疾而终,红塔山做矿泉水也不了了之,海尔做电脑也是苟延残喘,联想做手机是每况愈下……一个品牌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很难打破人们的印象认知。

上海东昊曾经做到年销3亿元,由于资金链断掉,企业蛰伏2年后,再次发力,我们建议启用新品牌,但老板执意继续使用东昊,如今,5年块过去了,发展并不理想——经销商对东昊心有余悸,不敢合作。

在长春,有很多打着一汽名头的润滑油品牌,然而,迄今没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据了解,销量最高的年销量也不过几千万,也有一些品牌想走出来,但又舍不得“一汽”这张虎皮,也就无从摆脱对一汽渠道的依赖。

在山东,更是有无数的中小润滑油企业,也想走出去,但又舍不得现有的客户和销量,就继续沿用老品牌,虽然多方努力,也投入重金,但起色不大。

做不大的企业,可能不是你努力的不够,也许根源就出在“师出无名”,就像统一给人的印象就是高性价比机油,很难进入高端领域,而现在,通过运作突破、顶峰等品牌,成功实现了曲线救国。

对“侏儒”企业来说,摆脱过去的品牌印象,启用新品牌,或许才能有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