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流程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管理重点

流程制造行业的典型企业包括医药、食品与化工企业。影响企业的供应链的决策的关键问题是产品保质期、生产批量、物流成本。

流程性行业生产切换成本很高,包含切换工时损失及清洗机器带来的物料损失;车间希望一个品种可以大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但有两个因素造成切换相对频繁:

(1)这个行业的产品有保质期,过了1/3产品质保期的产品就很难卖给客户,销售代理商总是希望拿到最新生产的产品,这就不得不让生产厂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小批量生产。

(2)多个产品在一条生产线生产,如果扩大生产批量,笔者服务过的一些客户成品SKU数量/产线的数量基本都在50以上,也就是一条线上每月需要生产超过50种产品,很多企业干脆每个品种一个月只生产一次,成品库存很高,同时也加长了产品的交付周期。

物流成本包括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企业间运输都希望能够整车运输,采购批量大小会影响原材料仓库面积需求,而且较大的采购批量会影响上游供应商的需求的稳定性。流程行业另一个特点是原料检验成本很高,特别是医药行业,每批物料都必须检验,因此采购和质检人员有增加采购批量的意图。

从供应链的五个角色分析,每个角色的计划模式也不同。

医药、食品和农化这些产品的销售渠道差异很大,计划模式也各不相同。经销商同时会代理多家品牌制造商的产品,对经销商来说,由于都是现款提货,因此控制库存周转率是管理重点,物流成本很高,是另一个管控重点,包含仓库、入库物流、配送成本。一些规模较大的经销商可能会有上万个品种,计划和物流管理非常复杂,例如笔者服务过的上药分销和北京科园都是通过SAP系统,开发专门的程序,由计划人员进行需求预测和采购计划管理。

这个产业链里的终端品牌制造商的难点在于市场需求波动大,订单数量难以预测,品牌企业一般会有几百种成品;会在全国各地级市或者县选择经销商,然后由经销商将产品配送到零售商门店,全国的经销商数量在400(地级市设经销商)到4000(县级市设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为了控制库存和运输成本会集中采购、整车运输。品牌企业的成品交付策略往往采用备库制和订单制,一部分常销产品采用备库制,可以采用库存出货,非常销产品采用订单制,根据经销商的需求交付。但如何保证一个经销商的订单能够齐套发货是成本和计划管理的重点。医药食品化工行业的物料采购分为主料、辅料和包材,其中主料采购计划相对简单,辅料和包材采购难度较大。辅料采购的复杂在于种类众多,很多辅料都是根据企业需求定制的,交付周期较长而且往往是波动的。包材的计划控制难点是产品生命周期较短,控制不好容易导致报废,详细的分析在物料计划一章展开。

合成材料供应商面临的问题是企业客户多、产品种类杂,一个产品很少能卖给多个客户,因此计划调度困难,不敢持有库存,但客户要求短交期、产品种类多、生产线的数量少,切换管理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假如一家企业有100个客户,每个客户有2~10种产品,但生产线数量只有10条,产品采用订单制生产,客户同时下单,企业根本无法保证较短的交期。例如食品添加剂企业,钢铁企业中的特钢企业都是这种类型。

流程行业上游的原料制造商的生产设备投资往往大于下游的合成材料制造商和终端品牌制造商,原料供应商的生产计划相对简单,都是大批量生产并产品备库,接到客户订单直接从库存发货,原材料供应商的管理难点是根据市场的价格波动购买基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