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度/年度汇报会的前期准备:明确的前置条件

半年度/年度汇报会希望达成什么样的会议结果?

-​ 应该谁来汇报,谁来听?

-​ 什么时间汇报?有前置条件吗?

-​ 应该汇报什么内容、怎么汇报?

这是汇报会召集人应该仔细思考的四个问题。汇报会的目的是促进上下级之间的交流,半年度/年度汇报会作为汇报会中最重要的一类,下级要在这个平台上向上级汇报半年度/年度的整体工作,展示工作成果、提出资源需求,上级则在采集信息的同时质询和指导下级工作。除此之外,在大多数企业,半年度/年度汇报会还承载着重要的考核功能——上级对下级进行绩效评估的平台。

半年度/年度汇报分为三个层级:

-​ 基层向中层汇报

-​ 中层向高层汇报

-​ 高层向总经理汇报

基层向中层汇报,下级给直接上级一个人汇报即可。在其他两个层次的汇报会中,可以采取“定一级”、“看一级”的模式:

-​ 中层给相关高管群体汇报(总经理或常务副总参加、直属上级和相关高管参加)

-​ 高层给核心领导层汇报(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参加、总经理和常务副总参加)

所谓“定一级”、“看一级”,是指直接上级可以决定下属的评估结果、薪酬乃至晋升25,这叫“定一级”;再上一级领导可以参与汇报会和评估过程,在过程中可以参与质询,但不参与评估结果,这叫“看一级”。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是因为企业中很多工作是互相影响的,彼此组成一个完整系统,高层管理者需要有合理渠道加深了解和沟通;另一方面,企业对高管的要求就是从更高层面去看企业问题,因此高管参与其他部门评估是合理的。

半年度/年度汇报会与其他会议的最大不同是前期准备阶段复杂。该汇报会需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而且必须有明确的前置条件——即绩效评估流程已经走到最后一环,需要上级管理层最终确定。该汇报会也有明确的成果——完成上级对下属的评估,该评估与下属的薪酬和晋升直接相关26。

具体来说,该汇报会的前置条件有以下两点:

1、汇报人上个阶段的绩效考核报告已经生成,可以量化部分的考核(如KPI)已经完成,作为会议材料发给参会人(同时发给汇报人)。

2、汇报人直属上级为汇报人撰写的《半年度/年度绩效评估报告》初稿已经完成,作为会议材料发给参加会议的评估人(暂时不发给汇报人)。

在满足会议的前置条件后,还需要对汇报者的汇报内容进行规范,一般而言,汇报内容模板需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 工作业绩——拿数字说话

-​ 工作亮点——工作中的最佳表现

-​ 工作问题——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需要上级提供的支持

-​ 工作规划、下一步工作安排

汇报会的会议召集人由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担任,召集人可以兼任会议主持人。召集人在会前需要指定会议记录人并召开准备会,确定会议前置条件是否达成,并将会议资料和汇报模板发给相关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