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架构到信息系统的落地,通常有两种典型路径,一种是采用成熟套装软件实施,一种是完全的自开发建设,当然还有折中的方式,就是在成熟软件上进行自开发。
对于成熟套装软件的实施,与企业架构的结合有几个方面的挑战,首先是成熟套装软件中的管理逻辑是否与业务架构中的一致,或如何将成熟套装软件中的管理逻辑引入到业务架构中并推动业务的改变,然后是延续下来在组织上、流程上、数据上,是否能完全体现业务架构的意图;其次,从整体应用架构上看,成熟套装软件所处于的结构位置,是否与应用架构策略下对应的应用分区、分域、分层结构匹配;第三,从整体数据架构上看,成熟套装软件已经确定的数据标准与数据结构是否与数据架构整体上保持一致;第四,成熟套装软件所要求的技术平台及其参数,是否与技术架构中组件相配。
因此,在基于企业架构下的成熟套装软件,由于其固有的成熟性与稳定性带来的价值,在企业架构设计与套装软件设计中“两边相互靠“,在局部采用架构例外的方式的获得更好的兼容。基于实施成熟套装软件,更多通常采用以流程分析的方法进行业务模式的分析和信息平台的分析设计,这样的分析侧重于分析企业业务“怎么做”,能有效进行成熟套装软件的实施和一定程度上的业务变革。而基于业务活动/业务对象的分析方法,是从业务最基本的活动进行层层分解,找到最基本的业务活动,其分析更侧重于企业业务“做什么”与基于业务流程的分析方法比较,有几个关键的差异和特征。
企业业务“做什么”依赖行业特征和业务特征,企业业务“怎么做”是在企业做什么的基础上,更多体现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思路,因此,业务活动分析比业务流程分析更稳定。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容易识别关键业务、抓住业务管理中稳定的和创新的业务部分,更利于对业务基本特性的分析;其次,业务活动是系统功能的基础,以此开展信息化平台的分析,容易形成业务活动对应的系统功能、服务和服务组件等;第三,业务活动所处理、加工的业务对象,是数据架构和数据模型和基本要素,易于建立与业务模型匹配的数据模型;第四,基于业务活动淡化了业务部门的边界,从企业完整的业务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更有利于设计业务间的协同和流程重组。
例如在SAP实施上,通常进行高阶设计的时候,会有一个专题设计的环节,对于难度比较大、管理比较核心、创新比较突出、模式争议比较大的业务进行专题的设计,这个设计会基于套装软件的管理思想和逻辑,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思考和设计,将行业实践与企业管理发展结合起来形成方案,企业架构的业务架构,需要按照这个方案及其共识进行修改,确保架构与业务的共识保持一致,然后再指导和框定系统实施工作。
三级以下流程,首先不需要企业架构去梳理,而是应该借鉴SAP中的最佳模板来“往上靠”;做企业企业和业务优化过程,应该有相关SAP顾问参加,才能把最佳的管理实践带进到业务架构中;
如果把SAP做为一个技术平台,企业架构的基本上没有差异,SAP并没有“一定不能变的流程”,也没有“一定不能变的功能”,也没有“一定不能变的数据(项)”,但仅仅把SAP做为一个技术平台,显然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化,SAP在管理实践中积累的“业务管理最佳实践”,本身就是对企业业务管理优化的最佳引导和参考。因此,在基于套装SAP的实施中,通常会在SAP前对业务进行优化(BPR),这本身就是对业务架构的优化调整,并引申到企业的流程和业务贯通逻辑上。这就引出数字化转型中策略上的问题,即选择通过成熟套装软件的实施推动企业业务的转型也是非常有效的转型策略,由于成熟套装软件中的管理逻辑与管理思想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通过启动成熟套装软件的实施,延伸软件实施前的业务咨询与转型工作,然后再进行软件实施,也是推动企业在专业管理上进行转型提升的方式。
【案例分析】——“T型”的转型规划与SAP实施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按照传统方法论,当然首先应该进行全企业的战略理解,然后进行整体业务诊断、业务优化与流程优化,然后进行整体的信息化规划,然后再基于数字化规划进行具体的SAP实施。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对SAP或其它核心系统(提前/同步)建设,这样是否能行,我在数字化转型中提出“T型”的方法。
首先,ERP或其它企业级应用系统,是“刚需”,无论数字化转型规划最终的成果是什么样,都是“迟早要建”、“早建早受益”。其次ERP或其它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建设与投运,本身就是数字化转型的先期成果,并能更好的激励企业坚定持续的推进数字化转型。最后,ERP或其它企业级应用系统又要遵从整体的架构与规划,而且要结合本身的业务管理优化成果来做,而不能为了做系统而做系统,或做成孤岛型系统。
“T型”的方法,先从企业战略理解开始,然后到全业务领域的整体诊断与分析,搭建企业顶层(一级到三级)业务能力和流程框架,明晰ERP实施的价值、内容、与重点,然后聚焦到ERP相关的业务领域,对其业务管理模式、创新场景、业务流程三级及一下进行优化,形成业务领域的业务架构,再由ERP实施团队基于业务架构形成实施的业务蓝图和方案,并向下延伸到配置、开发与测试上线。在ERP团队开展工作的同时,继续进行全业务的分析,逐步完成企业业务领域对应的创新场景与业务流程,并以此形成企业整体的应用架构与数据架构,定义ERP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关联关系,定义后续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容、路径与策略,然后指导后续的管理转型与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