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节里,我们主要学习基本动作以外的身体及其他动作。除了前面学习的11个基本动作以外,还有10个身体及其他动作。
这10个动作中多数都比较费时且很多都是独立作业,是属于比较特别但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又很经常出现的。这类动作我们应该在作业设置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避免它。在这一章里,通过对这些动作的学习,帮助我们最大限度的解决这些动作带来的副作用。
一.重量L1
在搬运物件时,物件的重量会影响到动作的速度,随着重量的不同,时间值也有所变更。重量影响时间的考虑原则有以下3条
1.负重修正的规则:
1)有效重量小于2kg时,重量因素不用考虑。
2)有效重量为2~6kg时,重量因数为L1,时间值为1MOD;
3)有效重量为6~10kg时,重量因数为L1×2,时间值为2MOD;
4)有效重量大于10kg时,每增加4kg,时间值增加1MOD。
2.有效重量的规则:
1)单手负重时,有效重量等于物件的实际重量
2)双手同时负重时,有效重量等于实际重量的1/2
3)在平面上以滑动的形式来运送物件时,有效重量为实际重量的1/3;
4)将物件放在带有滚轴的传送道上来运送物件时,有效重量为实际重量的1/10。
5)两人用手搬送同一物件时,不论单手还是双手,有效重量都等于实际重量的1/2。
5)物件的重量因数在搬运过程中,只有在物件放置时计算一次。在抓取物件、移动物件、放置过程等状态下不用计算重量因数,且不考虑搬运距离长短的影响。
二.目视确认动作E2(独)
当要看清某一个目标时,我们需要完成两个动作:第一将眼睛移动至目标物;第二眼睛到达目标物后,调节眼睛的视角(焦距)以便看清目标物。这两个动作记号都用E2来表示。每个动作的时间值都为2MOD。
注:眼睛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对人的动作起到导向作用。手在移动时,一般都要瞬间看一下目标物的位置所在,以便控制动作的速度和方向。对于这种眼睛的目视确认动作,一般都在动作开始之前或动作进行之中完成,而不是需要特别的有意识的使用眼睛的动作,所以在动作分析时不用计算时间。
如:读文件;看仪表刻度的位置;看波形;看安全规格读数等
一般作业中,独立地使用眼睛的频率不多。在生产线组装工序或包装工序中,进行包含某种检查因数的作业,一般都是在其他动作进行的同时完成检查的动作。所以在计算、使用E2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观察,不要误用。
人的眼睛不可能在很广阔的范围里看清所有的目标物,一般存在一个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的范围,这个范围称为人的正常视野。在正常视野内,眼睛的移动不用给时间值。但是,在正常视野内要看清目标物,需要做出调整焦距的动作,调焦动作时间值为E2,因为这个时候眼睛视线虽然在正常视野内,但移动视线的同时没法调整眼睛的焦点。
正常视野的范围约为30°或20cm,在这个范围内,眼睛移动不用计算时间。超过这个范围,按30°为单位,每单位需要补给E2的时间值,尾数按1单位计算。例如眼睛移动110°,移动眼睛时间值为E2(30°)+E2(30°)+E2(30°)+E2(20°)=8MOD。
注:眼睛移动的同时,眼球和头部的转动动作不作分析。
三.矫正(调整)动作R2
在多数情况下,用手抓取的物件的方向都不是我们最终要使用的方向。为了能最后顺利的完成动作,我们经常要对抓取物的方向进行变更(旋转、调换先后顺序等动作)。这种变更方向的动作就是R2,每进行一次需要时间2MOD。
如:拿到钢笔后调整笔尖的方向以便书写;
拿取二极管元件后,要根据插孔正负极的要求调整方向
在拿起电池后调整方向,按“+”、“-”极规定安装电池
这些动作在抓取动作G之后,跟随一个校正(调整)动作R2。在某些时候,操作熟练者为了缩短动作时间,在进行前一个动作时,已经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着手下一个动作的准备,这样的矫正动作不需要时间。
如:用M4的动作抓物件,然后移动到身前。在移动的过程中,矫正动作最容易成为在移动过程中实施的动作(改变物件的方向或位置),这种情况,矫正动作不记时间值,只算移动时间值。
四.脚踏板动作F3
脚踏板动作是指脚部的足腕的动作,每动作一次用F3表示,时间值为3MOD。脚踏板动作必须是脚跟不离地(或脚跟支撑物)的动作,如果脚跟离地则按步行动作来计算。另外,F3是单程动作,按足腕活动的次数来计算F3动作次数。
如:踩汽车的离合器、油门;
踏缝纫踏板;
踩升降机或冲床的开关按键等。
五.单纯的判断和反应动作D3(独)
动作与动作之间出现的瞬时判断,用D3表示,时间值为3MOD。例如:读取电流表刻度数值,在需要使用E2的同时,还要判断数值是否正常,这个判断动作就用D3表示。D3适用于其他一切动作暂时停止(间歇)的场合下的判断和反应。与其他动作同时进行的判断动作D3不给予时间值。如:在检查产品是否合格时,只有当判断出次品时,才给予D3时间值。
六.按下动作A4(独)
作业中需要用力来推、拉以克服阻力的动作,用A4表示。时间值4MOD。A4动作一般发生在推、拉动作结束之后。在实施动作时身体出现用力的现象。
如;按图钉;用力拉断电源线;
关紧各种阀门……
A4动作是独立动作。只有施加的压力在2Kg以上且其他动作都停止的时候,才给予A4时间值。
在施加压力的同时伴有少许的移动,此移动动作不作分析。
七.旋转动作C4
使物件作圆周运动的动作用C4表示,时间值为4MOD。旋转动作主要是手或手臂的动作。以手腕或肘关节为轴心,旋转一周的动作为C4。
如:搅匀杯中的液体;
摇车床的把手。
注:旋转在1/2周以上的为旋转动作,不足1/2周的按移动动作来计算。当旋转动作带有2kg以上的负荷时,负荷值大小不同相对应的时间值也不同。此时,时间值按有效时间计算。
八.步行动作W5
使身体移动或回转的动作。用W5表示。每一步时间值为5MOD。
这类动作体现在以脚为支撑的身体运动。如果步行到最后一步是拖上来的话,最后一步不计时间。如果最后一步要求立正,则这一步也要计算W5。
注:
1、如果步行去取物品,在最后几步手开始伸出做拿物前的移动动作,此时手的移动动作只计M2的时间。
2、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伸手取物品需要将手向横向移动,为保持身体平衡有时脚步也会横向打开,此时的时间值按手臂动作为主。不分析W5动作。
九.弯腰动作B17(往)
从站立的状态弯下(蹲下)身子,单脚跪地,然后回复站立状态的一个往复过程,用B17表示。时间值为17MOD。
进行B17动作的时候手的移动动作分析为M2。
如果带有负荷,则加上重量因素的时间。
B17动作如果是双脚跪地的话,时间值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测定。
十.坐下站起动作S30(往)
这个动作包含了站立后将椅子向后推的动作。时间值为30MOD。
十一. 动作分析时使用的其他符号
1、延时BD
表示只有一只手在动作,另外一只手空闲。BD不计算时间值
2、保持H
用手拿着物件保持一直不动的状态。有时为了防止物件掉落而采用固定的工具也表示为H,H不计算时间值。
3、有效时间UT
指人的动作之外的机械或其他所有的加工时间。有效时间通常要用计时仪表来测定。如自动滴胶机的滴胶时间;焊接时间等
在实际作业中,BD和H出现的情况越少越好。另外,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来进行其他的作业,是我们在作业改善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