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为一家企业的老板提供多年的咨询服务,前一段时间,这位老板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了两件事,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一件事是他被北京一家知名大学录取,攻读MBA课程,过几天他就要到学校报到。他对我说这件事可能是因为这几年我一直鼓励他系统地学习管理课程。
另一件事是他到学校报到期间恰逢行业内举办全国春季糖酒会,每年举办糖酒会的时候企业特别忙,一是忙于自身布展,二是其他经销商也来参会,企业需要做好经销商的接待工作。他说自己已经将糖酒会期间的工作安排好,上一年度一部分经销商在糖酒会上选择了同行业竞品,或者是扩大了经营范围,今年恰逢自己上课,他担心经销商还会选择竞品,或者是扩大经营范围,转移经营重心,不把他们的产品作为主营产品。于是,他计划在全国糖酒会召开期间,组织自己的经销商到云南参加七日游,这样做不仅可以借机向市场压货回款,还可以避免经销商去全国糖酒会选择竞品。
根据我与他多年相处的经验,我感觉他处在自我欣赏的状态中,我对他说:“你不用去名校读MBA课程,回家把你正上小学的孙子的语文课本找出来,仔细读读四个成语故事: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小马过河和乌鸦喝水。你难道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你把经销商组织到云南旅游,不让他们参加全国糖酒会,避免他们选择竞品,这种做法不是掩耳盗铃吗?他们不去糖酒会上选竞品,难道竞品销售人员不会主动上门推荐自己的产品?如果你的产品卖不出去,经销商难道不会主动和竞品销售人员洽谈合作事宜吗?”
企业决策者总是习惯性地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拘泥于现实经营,预见能力不足,或者说危机意识不足;二是思考问题表面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们经常提醒企业决策者关注这样一种现象: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充斥着大量信息的时代,企业决策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专注”,因为信息量过大,企业决策者需要具备甄别能力,从大量信息中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我让这家企业的老板去读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几个成语,因为这几个成语寓意深远。很多企业决策者总是在寻求“一招制敌”的大智慧,甚至是“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企业的决策者总是认为让企业长盛不衰的经营法则必定高深莫测。
其实不然,企业决策者只要牢记掩耳盗铃的古训,就会与时俱进,敢于面对变化;企业决策者只要牢记刻舟求剑的寓意,就不会抱残守旧,陷入“因为成功而失败”的怪圈;企业决策者只要牢记小马过河的故事,就会坚信没有可以完全复制的成功模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模式;企业决策者只要牢记乌鸦喝水的故事,就会知道创造条件是成功的唯一出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深入研究了数十家企业的案例,包括目前被互联网冲击最为严重的传统企业,这些企业的决策者往往没有通过自身的蜕变与重构来适应新的形势,而是埋怨互联网这种新生事物让自己的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他们常常说:“要不是突然冒出来一个互联网,我……”“如果不是互联网,我一定会……”我们给出的答案是经营企业没有“要不是”,更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我从事了十几年的企业战略、品牌、经营管理及营销咨询服务,由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关系,我看到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波折。当下,由于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消费升级换代,实体经济面临蜕变,传统企业压力倍增。未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工业4.0时代等一系列新生事物的出现,传统企业的决策者会更加迷茫、焦虑。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企业的出路何在,如何突破重重围困,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我认为传统企业的决策者应该先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再逐步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