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药店不给打粉机做清洁的新闻不绝于耳。打粉机是药店里的一个小工具,给不给打粉机做清洁也是一件小事,但这也反映出药店在所谓“细节管理”上的态度,关于打粉机清洗的这么一个小调查,及其所发现的问题,药店同行可以留意一下。但细节管理,还涉及很多方面。
很多人感慨:某某药店不过如此!并一一列举:装修不过如此,服务不过如此,商品不过如此,促销不过如此,感觉与我们没有多大差别,但在竞争中为何都是我们摆下阵呢?药店经营在基本措施上愈见同质化,而药店在日常细节管理上的不足,究其根本在于往往“照葫芦画瓢”,停留表面做文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便是学了人家的“细节”,其实是“假细”,实则很“粗”。
以会员管理为例,相当多的药店看到的是优秀药店会员活动日的低价促销、全场折扣、买赠送等活动形式,因此,将精力集中于片面的低价、高折扣、高音喇叭、大数量DM单、高额会员赠品上,结果因为没有个性化的东西去满足会员顾客的个性化需要,最终效果并不好。要不,会员专买特价亏本商品,赔了血本赚吆喝;要不,会员日来客寥寥无几,与日常销售没有很大区别,亏了毛利还没有赚到人气。
再如吊旗、POP、海报,面对优秀药店琳琅满目的海报、井然有序的吊旗、美轮美奂的POP,很多药店也立生羡慕,马上动手,找人设计、书写,怎么漂亮怎么来,字字象花儿一样,就是没有一个字看的清楚、明白。除了美化环境外,对销售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招到顾客埋怨:“您这是药店还是百货店,太花哨了吧!”
收银台营销,曾几何时,成为药店的增收上量好手段,也引来众多药店跟风模仿。含片、唇膏、安全套、创口贴、花茶、管状保健品等一拥而上,占据住收银台所有顾客视线可能接触到的位置,结果是要么收银员忙着推荐耽误了收银,要么商品灰尘蒙面,也没有等来“赏识它的主人”,更有甚者,销售额没有因丢失而报损的金额多。
可以这样说,几乎在药店经营的所有措施中,透过表面的热闹,都可以找到没有效果的“影子”。那么,真的是这些措施没有效果吗?我看根在没有把控好细节。
要在细节上做好药店经营,对每一项措施一定要思考其目的所在,并围绕此目的去完善细化,而非偏离目的去追求表面的相似。
再以会员管理为此。围绕“低价吸引顾客以收集会员信息,以便进行数据分析,找到顾客真实需求”这一目的,优秀药店在非常重视会员资料整理、会员分类、会员管理到人、会员购买记录分析等,并据此制定下次会员活动的POP宣传商品、疾病预防知识、促销标准话术等,以及会员日前的一分钟点对点电话宣传。
门店POP、吊旗、海报等形式和内容,在不同位置均不应该相同。如大门口的海报,目的是吊起匆匆忙忙往来顾客的兴趣,字体和颜色要与周边整体环境产生强烈的反差,内容也要有轰动性,如:重点突出“直降60%”等字眼,要占到整个篇幅的70%以上,然后用走进方可正常阅读的字体进行补充阐述。在店内处方药区域的吊旗或者POP,可以书写一些:“药事管理法规定:处方药凭处方购买,甲类OTC要在药师指导下使用”,或者主要亏本销售竞品副作用的阐述,如:“国家药监局特别提示:珍*降压片具有严重副作用”等,主要是为药师的销售推荐做铺垫。
而收银台促销的品种,除高毛利的创口贴、安全套等不需要进行关联销售或替换销售的商品外,主要适合于可以一句话进行销售的商品,并需要明确关联销售的触动点,设计好促销话语。如含片等,主要用于顾客购买的商品里有感冒咳嗽药品时,询问一句:“需要带点含片不服药时用吗?那样舒服点!”不会影响其正常收银工作。
� `���
B、便于陈列。拉动非药销售的因素中,陈列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但要形成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陈列,必须要一定的排面和量。如果主推品种较多,要形成大排面,占用资金较大,销售有限,影响资金周转,容易形成滞销品,乃至近效期商品。
C、便于市场突破。非药品进入药店,对于药店的传统顾客来说,要接受一个新的品类,特别是与药品关联度相对较远的品类来说,有很大的心理障碍。如果先用少数主打品种进行市场突破,在潜移默化中打破顾客的心理障碍,则相对比较容易,等顾客接受该品类后,再大量推广该品类,则相对比较容易。
4、多次主推。次主推是相对于主推品种而言的概念,主要是从毛利角度出发,针对满足顾客相对个性化的需要制定的。次主推品种数量较多,便于在主推品种介绍后,顾客在思考是否购买时自我选购时的考察对象。对次主推品种,门店人员可以不用非常熟悉,只需要知道主要特点即可。较多的次主推品种,可以实现较大的陈列面,让顾客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到较高毛利的品种
这样一方面通能充分展示店员的专业性,赢得顾客及门店其他未关注到药食同源商品顾客的专业信任;另一方面,方便不愿意透露自己疾病相关信息的顾客,更有针对性地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
改善口感提高顾客兴趣
在销售药食同源商品时,让购买者获得最佳的口感非常重要。以前面所述清肝明目的调理方案为例,这方案还有一定的降低血压的作用,可以推荐给高血压患者使用。但是,药食同源商品对此类疾病状况改善上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病患,药食同源并不是必要方案。
此时,店员若能以口感作为切入点,就能增加患者长期服用药食同源商品的兴趣。比如,店员可以相应推荐顾客在药食同源方案中加入山楂,既可强化降低血压的效果,增强食用者对坚持食用的信心,又可以通过改善口感,让顾客有坚持食用的欲望。
全员营销,温馨提示
药食同源商品与药品等最大区别在于:顾客一旦形成药食同源商品的食用习惯,就会带动销售额的提升,形成稳定的客流,从而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因此,门店中的药食同源商品应该形成“全员营销”。
例如门店收银员,就可以参与其中,因为在顾客付账时,一句话提示可谓相当见效。购药时若有人推荐药食同源商品,顾客可能会不购买;然而如果在付款时时,收银员再次向其推荐相同的药食同源商品,顾客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产生购买或了解的欲望。
但需要注意的是,全员营销不等于喋喋不休的劝说,建议简单一句抓住要点的推荐即可。如患者购买了降血脂的药品,营业员或者收银员可以简单一句带过:“天气热了,请问是否需要带点荷*去?降血脂效果很好,价格实惠,只要××元,煮沸后自然凉,口感清冽、满口生精,非常不错,我就天天在喝。”绝对会让大热天来药店的人不自觉产生品尝一下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