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最大的忌讳就是无门槛的运营。设置门槛,不仅可以过滤非目标用户,还能最大化提升用户的配合度。
作为社群运营者,你一定注意到了这些问题:
为什么明明出于好心,免费入群,大家反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为什么你的社群成员在各种互动中总觉得接不上话?
为什么你的社群成员总是存在冲突?
以上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的社群门槛设置有问题,或者说因为你的社群不设置门槛儿造成的。
社群运营的本质是聚合用户,实现有价值的连接。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价值”。社群虽然让我们彼此的连接变得更容易了,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容易,反而会降低连接的价值。因此通过设置社群门槛,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吸引更多同频的人;另一方面也能让我们的运营管理变得轻松。
社群门槛的设计,最常见的就是价格,即入群需要收费,知识付费类社群用得最多。价格门槛的设置,对于运营团队而言可以明确社群的商业价值,也能获得足够的成本来进行维护,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后续收益可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对于用户而言,因为有了价格门槛,也会产生足够的期待感,并且可以提前预设,让用户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而且因为沉没成本的原因,让用户可以持续坚持。
除了价格,门槛设计上还可以有身份门槛、动作门槛等。比如身份门槛,就是需要有一定的身份才可以入群,如车主群、校友群、供应商群等。动作门槛,顾名思义,就是需要用户首先完成某个动作才可入群,如申请书、活动海报的转发、调研报告填写等。
无论是哪种门槛设计,其核心作用都差不多,就是筛选目标用户,同时让用户珍惜进群的机会,从而提高配合度。这类达到某种门槛进群的用户,他们相互之间也更容易产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