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交易中通常采取的评估方法包括资产基础法和收益现值法。
按照《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企业价值时需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评估。由于市场法受到我国目前公开 信息披露量的制约,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成为目前企业价值评估中最常用的两种评估途径。因业内的习惯意识,资产基础法往往被理解为评估单项资产时采用的成本法。运用资产基础法得出的结果是90%的权益价值。显然,它适用于具有控股权的公司或投资公司、资本密集型的企业、经营不善的企业、非赢利性实体的整体价值评估。
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采取收益现值法的比较多,由于近年来并购的热点集中在新兴领域,这些领域多属于轻资产的公司,卖方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买方为了成交需要,并购交易双方多数采取高估值、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三高”方案。
虽然《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关联人之外的特定对象购买资产且未导致控制权发生变更的这类并购重组,并不强制要求签订补偿协议,但是因为并购标的估值高、溢价率高,为了保障权益,上市公司还是通常要求交易对象做出对应的业绩承诺,与交易对象订立补偿协议。
术语解读:资产基础法
资产价值基础法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估价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其侧重于从静态的角度评估企业价值,并不考量企业的未来发展与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也没有考虑到其他未记入财务报表的因素,如行业现状、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组织问题及契约、协同效应等因素,往往使企业价值被低估。
术语解读:收益现值法
收益现值法又称收益还原法、收益资本金化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从资产购买者的角度出发,购买一项资产所付的代价不应高于该项资产或具有相似风险因素的同类资产未来收益的现值。收益现值法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的实质是将资产未来收益转换成资产现值,而将其现值作为待评估资产的重估价值。收益现值法的基本理论公式可表述为:资产的重估价值=该资产预期各年收益折成现值之和。
术语解读:评估与审计
先由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审计,出具审计报告。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则需要审计报告作为基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