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市场能力

产品经理真正的竞争力是对于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敏锐挖掘,拥有独特的市场视野和观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市场和用户需求,然而这些能力需要你对硬件行业和产品形态有很深的积累才能达到。

对于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把握,每个人的视野都不一样,并且同一个人对不同的产品也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产品的成功往往不具有可复制性,但思路基本上是相同的。

而互联网几乎把PM改造成为了一个技术岗位,工具人类型的产品经理数量可观。网传腾讯规定12级(P4-1)以上才能称产品经理,也从侧面体现了产品经理行业水平的参差不齐。

低级别的产品经理把市场定位为“市场部的市场”,产品开发前端的用户及市场调研,以及竞争对手分析所需的信息基本来源于市场销售人员或领导的反馈,责任心强一点的产品经理会偶尔拜访客户和参加行业展会。

在传统行业中,PM的正统归属是市场部,从宝洁初创PM,产品经理便一直是市场导向职能,这就要求PM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这也是对产品经理最基本的要求,此时的PM不是做产品,而是规划、管控和经营产品线。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产品线便意味着生命线,PM需要保证产品能被市场接受,并且尽可能地在该领域占有更多份额。因此,传统PM将更多时间花在了市场方面,包括消费潮流、行业趋势、新技术方案、新物料、同业竞争、供应链、销售报表等。比如,方案选型,要做什么样的新产品?市场上有十种新方案,选择哪种?怎么评估这个选择?

当然,了解行业市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没有捷径可走。一个不了解自己行业的产品经理,必然是短视且有局限性的;一个充分了解行业的产品经理,不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但他至少找到了成功的一块基石。

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发展较快,市场足够广谱,未来增长趋势可观,这也是行业头部玩家纷纷入局的主要原因。

对于新产品、新方案,能不能立刻估算出成本及利润空间?能不能相对准确地预知市场反应和生命周期,从而迅速作出是否跟进的决策?如果跟进,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案和资源?是否存在更优选择?

产品经理对市场的洞察和分析应当贯穿产品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活动,产品经理要逐步培养自己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学习丁磊在机场,还在不停地观察身边的人在闲暇时间看什么、用什么,甚至“偷听”别人在聊什么,通过观察和体验来积累自己对于整个市场或产品设计的感觉和经验。

产品经理可以通过“四看”来锻炼自己的市场思维:看趋势、看对手、看客户、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