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如何进行正确的利益分配,激励员工,稳定团队,这是一个技术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钱花了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薪酬制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美容院,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状况的薪酬制度是经营难点之一。一方面要给员工安全感,能够安心工作,另一方面要激励员工做更多业绩,对未来有期盼。薪酬与福利,是员工激励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不管大店小店,都应该制定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一切按制度执行,不要讨价还价。员工做得好,该给的要给到;做得不好还讨价还价,这样的员工应该从团队中清理出去。
一个有效的薪资福利体系必须要具有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岗位公平。外部公平会使得企业薪酬福利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与同一地区同行业进行比较;内部公平需要体现薪酬的纵向区别,阶梯式,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岗位公平则需要体现同岗位员工胜任能力的差距,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对过去业绩公平的肯定会让员工获得成就感,对未来薪资福利的承诺会激发员工不断提升业绩的热情。薪酬福利必须做到物质形式与非物质形式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
美容院从招聘第一个员工开始,就要建立薪酬和福利的具体标准。除了工资以外,辅之以福利待遇,确保员工安心努力工作。
目前美容院采取的工资计算方法主要有四种:
一、固定工资制: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工资支付方式,一般用于实习员工、学徒或清洁工的工资发放。
二、固定工资+业绩提成:计算方式:(1000-2000元)/月+技术业绩×(10-15%)+销售业绩×(5-10%)。这种方式普遍为大型美容院所采用,也适用于刚开业的美容院。有了固定工资部分,满足了员工的安全感,便于管理,员工和美容院的联系比较紧密。多劳多得的工资发放形式,能够不断提升员工的个人创造能力。弊端是,如果员工工作不努力,支付的固定工资就白白浪费了。
三、完全提成:计算方式:技术业绩×(20-30%)+销售业绩×(8-12%)。美容师一般是个人业绩(手工部分)的30%左右,推拿师一般是个人业绩(手工部分)的40~50%,销售部分另有提成,提成比例是8%~12%。这种方式让每个人都要努力干活,店里不用承担固定工资,同时聘用新的美容师成本很低,只要试用期一过,美容师就靠自己的付出得到收入。弊端是对吸引和培养优秀员工难度较大,只能求生存,不能谋发展。
四、固定工资+定额提成:美容师完成了设定的业绩目标,就可以拿到相应的固定工资。比如业绩低于1万,底薪1500元,另加提成;业绩1万元,底薪2000元,另加提成;业绩2万元,底薪3000元,另加提成。只要员工完成了店里设定的业绩目标,就可以拿到相对等级的固定工资以及提成。
各员工职位薪资说明:
岗位 | 工资构成 |
执行店长 | 底薪+职务工资+全勤奖+公司盈利分红 |
销售顾问 | 底薪+销售奖金+职务工资+全勤奖金 |
美 容 师 | 底薪+手工提成+销售提成+销售奖金 |
前台收银人员 | 底薪+销售奖金+全勤奖金+工作奖金 |
开店初期,店铺处于生存阶段,客源不足,前景不明,可采用“固定工资+业绩提成”的方式。随着市场打开,处于成长阶段,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不增加固定工资部分,提高业绩提成比例,避免固定工资成本增加,同时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不管采用哪种工资计算方式,最终工资算下来要和当地行业标准薪资差不多,能够生活,不然员工生存都有问题,是招不到、留不住员工的。
作为对工资的一种补充,还要确定相应的福利待遇,增强员工对公司或者店铺的认同。规范化的店铺才更有保障和未来,不规范,员工内心会缺乏安全感。
美容院薪酬结构图 | |||
工资+绩效 | 金额 | 福利待遇 | 金额或奖励 |
工资(第一档) | 1000 | 食宿补助 | 包食宿或200元 |
工资(第二档) | 1500 | 优秀员工奖 | 一本书或100元 |
工资(第三档) | 2000 | 制度奖励 | 200—1000元 |
工资(第四档) | 2200 | 生日聚会 | 生日蛋糕 |
工资(第五档) | 2500 | 外出旅游 | 一年一次或两次 |
手工提成(第一档) | 5% | 产品折扣 | 5折 |
手工提成(第二档) | 10% | 年底个人业绩分红 | 2%(需满一年) |
销售提成(产品) | 5% | 店铺利润分红 | 3% |
销售提成(卡项) | 10% | 员工及专家配股 | 定额 |
人员成本占营业额的比(合理状态) | 40%~50% |
关注每个员工每个月的业绩,设立关键业绩考核指标(KPI),比如一个员工,一个月做2万的业绩。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借助一个有效的体系,通过对业绩的考核,肯定过去的业绩并期待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的考核标准,以及与考核结果相对应的薪资福利支付和奖惩措施。
要带领团队打胜仗,做出业绩,按照提成比例,让员工都赚到钱,这是每个老板和管理人员每天要思考的。在一个团队中,努力了还赚不到什么钱,人最终都是留不住的。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然后做高业绩,这是基本的经营思路。一个好的薪酬制度,能够吸引来优秀员工;一个糟糕的薪酬制度,会把优秀员工逼走。
(2)激励方式:工资、奖金、分红、期权、股份
在整个薪资结构中,工资是员工最关注的,工资比其他分红、期权都更能够激励员工。对于普通员工,激励其好好工作的最好方式,是至少向员工支付与人力资源市场行情相当、或者更高的工资。工资是最现实的回报。定期拿到手的工资,能解决员工最迫切的生活所需。自己的劳动付出,自己的工作效率,能在下个月的工资中得到直接的反映,也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老板和员工是不同的。老板创业是需要承担风险的,为了将来可能的发展前景,愿意暂时牺牲、低收入。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员工来说,他们的心态仍然是打一份工,是一份“工作”,而非创业。绝大部分员工没有承担风险的意愿,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对于员工而言,实际的现金收入才是他工作的主要动机。创业初期,“低工资+期权”并不是适合员工的激励方式。
奖金是正常工资之外的额外奖励。月度优秀员工,年度优秀员工,超额完成业绩目标,介绍优秀人才加入团队等,都可根据店铺经营效益发放奖金、奖品等。奖金,除了是荣誉,也是表明企业鼓励什么。对应的惩罚,就是反对什么。要让员工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除奖金外,为留住人才,还可以实施个人业绩分红,工作满一年发放,如果不满一年就没有。实行店铺利润分红,比较麻烦,如果店铺亏损,那就什么都没有。个人业绩分红,简单易操作,相当于一份年终奖。
工资、奖金、个人业绩分红都以现金的形式进行激励。另外,要保证20%骨干员工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行业,根据二八法则,公司80%的利润都是由20%的骨干员工创造的,因此只要留住这20%的骨干员工,经营就不会有什么大波折。给20%的员工涨工资还是负担得起的,另外80%的普通员工工资根据工作年限可适当调整。美业,都是凭业绩吃饭,谁也别抱怨自己工资低,工资低基本就是没有做出业绩。
从期权这种激励方式产生的历史来看,期权是工资的补充,而不是工资的替代。企业在给员工的工资已经给足了、给够了的情况下仍不能让关键员工满意时,企业不得不拿出一部分股份,在工资之上再加上一个重重的砝码。
有的员工的工作,会对公司业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力,他多努力一下,手里的期权就会更值钱一些,他可能更愿意为了期权升值而努力工作,比如技术研发、销售负责人。对于这类员工,期权激励是有意义的。
有的员工的工作,他多努力或少努力,可能都不会对公司业绩有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更多的会以“搭便车”的心态,指望别人好好工作、拉高公司业绩,比如普通业务人员、从事行政事务工作的人员等。对于这类员工,合理的KPI考核加奖金是更实际的激励。
一定要在期权值钱的时候发给员工。期权如果很值钱,即使只发一点点期权,也能够让员工高兴、有动力。公司前景不明,发期权不划算,发出去就收不回来了。
不到一定契机,不要实行股份制,员工也不会买。到了一定契机,员工要入股,要出钱,不能白送。实行期权、股份制,都需要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作为基础。评估资产,签订出资入股协议,占股份比例,每年分红方案,双方权益责任,退股方法等等。要做强做大,要留住人才、招募人才,未来都会是合伙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