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矩阵营销必然会带来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即社群数量的差异。当社群数量较少时,一般往往是个人或者初创公司,这时候可以专注社群的各种精细化运营。而当社群矩阵规模不断扩大,其背后维护的主体也将会出现规模差异。大部分情况下,规模大的背后往往是相对较为成熟的企业、品牌主、头部社区团购公司、头部在线教育公司、品牌连锁等。这类企业的社群规模往往可以达到数万,甚至数十万的量级。
这时候的社群运营就不再是精细化的运营了,而是首先应该解决整合问题。也就是如何用一套合理机制来确保整体社群运营效率化。比如如何高效统计出每个社群每日的销售数据?能否高效判断出每个社群每日的用户活跃度情况?等等。
当社群矩阵的规模达到一定量级时,其运营核心则变成了体系化社群运营SOP(是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的缩写,即标准化工作流程),即通过对整体社群客户分析来制定内容营销、活动营销规划,从而提升整体的产出。重点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社群内容,用户活跃比例、下单及复购比例等。如表3-1所示。
表3-1 体系化社群运营SOP
具体的策略,可以采用分层运营。
可以根据社群标签统一发送固有营销内容。比如可以分为普通群、会员群等。不同标签的社群,设置不同的门槛。
普通群:轻度运维,也就是通过做日常发布、问卷调研等内容,来收集真实用户反馈。
会员群:重点沟通,核心目的是促复购。可以通过新品尝鲜、特殊优惠、享受福利等来不断增强尊享感和黏性。
当社群矩阵规模达到一定量级之后,社群的运营在内容输出上,重点需要确保信息传达的效率和一致性,同时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统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