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上涨:问题不在CPI

关键词:工资份额及增长

事件点评:

每次物价上涨,不是谴责奸商(中间商、游资),就是谴责涨价的企业,却总是回避问题的根源。甚至将CPI上涨与通货膨胀、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热钱涌入挂钩,但都不是问题的本质。

真实的本质隐藏在数据之中:

(1)从1995年到2007年,国家财政税收总共增长了6.7倍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增长了6.7倍,而农民收入只增长了1.2倍。

(2)过去四五年左右,平均国家财政税收的增长是GDP平均增长速度的2倍到3倍左右。

(3)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3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从占原来GDP的49.49%下降到2007年的39.74%,下降了近10%,22年来下降了近20%。

(4)2009年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达到670000户,中国的富人家庭已居世界第三,但只占所有中国家庭户数的0.2%左右。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这一比例为4.1%、瑞士是8.4%,而中国香港则达到了8.8%。

仔细琢磨上面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些判断:CPI上涨、通货膨胀的根本问题是普通劳动者(工资收入者)收入过低;CPI上涨来源于食品价格的上涨,食品价格的上涨来源于基础农产品的上涨,基层农产品的上涨动力来自“务农收入”过低。

农产品的长期趋势是上涨,何况还有一个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推动力;奢侈消费也会涨,中国富人的钱总得有个出口。

真正的农民与真正的城市工资收入人群,陷入“穷吃穷生死劫”:农民收入低,农产品要涨价,农产品涨价,城市工资收入者生活困难,而推动物价上涨的基础资源产业(电、煤、石油、水、矿产等)都是垄断国企。

政府必须干涉基础食品的价格,让市场自由调节物价是不负责任的话;对于中国的奢侈产业及品牌要鼓励,茅台等白酒涨价有何不妥?肉烂在锅里,总比到别人锅里(西方奢侈品牌)喝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