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把箕子封到朝鲜,教化所及,的确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社会非常太平,国民彬彬有礼,君子之风大行,所以在当时就以“君子之国”著称。当然,我们看现在的朝鲜,在金家祖孙三代的治理之下,无赖成性,民不聊生,一点也没有“君子之国”的感觉了。
在《史记·宋微子世家》里面,也讲到了箕子后来的一些事情:
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武王得授《洪范》之后,将箕子封于朝鲜半岛,并且不让箕子对周称臣。这也是周武王的仁德大度,你传授给我这么好的一套大经大法,我怎么能把你当成臣民呢?朝鲜半岛在周朝的东方,你去那里建立你的国家吧。你的国家与我周朝是平起平坐的,是友邻的关系。武王这样的对待箕子,但箕子的想法不同,虽然你不以我为臣,但是,你周朝的仁德的确让我心服口服,所以我还是愿意奉周为天子,“其后箕子朝周”,还是愿意定期回来朝拜周天子。
后来,箕子回来朝拜周天子的时候,路过殷商故都,看到一片废墟,心中当然非常难受,所以,“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你看,商都曾经巍峨高大的华丽宫室,现在全都成了一派废墟;再看田野里稻子没有生起来,反而长了很多野草。箕子很是很伤心,毕竟是自己的父母之国啊!但是,这时候想哭又觉得不合适,毕竟我是来朝拜周天子的,路过商朝故都就痛哭流涕,这个不太好;如果在私下里没人看到的地方悄悄流点眼泪呢,又觉得太像妇人了,这个也不好。怎么办呢?“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他写了一首诗,古代的诗都是可以唱的,放声唱出来就抒发了胸中块垒,把这腔子悲情渲泻出来就好了。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这首诗非常出名啊!号称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文人诗,被沈德潜收入《古诗源》中。整首诗完全是直抒胸臆,简短直接,但是悲情深长而浓烈。“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地里面长的麦子已经快抽蕙了,本来应该是绿葱葱、一浪浪的,但现在的禾苗却很稀落;禾黍,就是野草、萆草,田里面庄稼没长出几根来,野草却长得油然茂盛,令人不堪入目。“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这样令人不堪入目的情景,都怪那个狡僮啊!他不把我们的家园收拾好,才搞得满目一片荒凉!“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狡童,比喻商纣王,殷朝故地的老百姓们听了箕子的《麦秀》之歌,都是泪流满面,悲怀满心。
其实,朝鲜历来都是作为中国的藩属国而存在,虽然不是直接的领导,但它是心甘情愿让中国作为宗主国。我们可以看韩国拍的一些古装电视剧,就能看出这些背景来。前两年电视剧《医道》很流行,拍得也不错,说是韩医,实际上完全就是中医里的那一套东西。不仅是医道了,朝鲜半岛的整个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受中华文明的影响都非常深。古代的朝鲜社会非常讲究礼仪、非常讲究传统,对中国文化一直都非常敬仰,也一直使用汉字。可惜近代以后就全变了,现在很多韩国的学者,潜意识里就是要去中国化。虽然按现代民族国家的理念来讲,你确实是独立的国家,但是你的文化来源是中华文明,这个历史是否定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