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文件××-03-21耐手汗操作指导书

耐手汗操作指导书

一、试验前确认事项

(1)测试工作者必需具备很好的试验操作技能。

(2)小心使用所有的化学试剂。

(3)观察浸染机的安全保险。在衬垫上的保护装置不能取掉,确认所有的夹点有良好的保护装置。

二、试剂制备

(1)制备酸性汗液:在1升的烧瓶中装上一半的蒸馏水,加入以下物质:10±0.01g的氯化钠,1±0.01g的乳酸,USP85%,1±0.01g的磷酸钠、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0.25±0.001g的1组氨酸盐酸盐,并使之完全溶解,然后把烧瓶中加入水使总体积为1升。

(2)用PH计测定第1步中配制的溶液的PH值,如果其PH值不在4.3±0.2的范围内,弃去所配制的试剂,重新配制,配制时要保证所有组分的质量精确。(注:由于PH试纸不准确,不推荐使用PH试纸测定PH值)

(3)不要使用配制后三天或三天以上的汗液溶液。

三、试样准备

(1)裁剪出尺寸为6×6±2厘米的试样,和同样尺寸大小的复合测试织物。

注:不要使用边缘连在一起的检测布,因为会导致边缘的变薄,进一步导致检测过程中的压力不均一。

(2)使用时把复合测试织物,放在检测试样上或是和试样缝合在一起。将待检测的试样夹在没有染色的原始试样以及复合测试织物的中间。

四、试验操作方法

(1)把每个试样放在直径9cm、厚度为2cm的培养皿中,加入新配制的汗液直到汗液的深度为1.5cm。把试样放在中间浸泡大约30±2分钟,并在浸润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完全浸润;

注:难以浸润透的织物,则采取交替浸润试样的方法,并把浸润的试样放入拧绞机直到其被汗液完全浸润。

(2)过30±2分钟后,把试样从垂直于拧绞机的方向进入拧绞机(所有的试样同时通过),称量每一个试样的重量,并确认其重量是它原始重量的2.25±0.05倍;由于某些纺织物在通过拧绞机时不能保留足够含量的溶液,对于这样的纺织物,应该在浸泡完毕后用AATCC白色吸水纸包裹着取出,并进行吸水。为了使得所有的试样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所有试样都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取出,这与着色的程度随着溶液含量的递增而递增相类似。

(3)把每个试样和多纤维布条一起放置在标有记号的树脂玻璃或玻璃皿上,试样的排列方向与玻璃皿的长度方向垂直。

(4)把21块隔板安装到测试仪上,隔板间均匀的放置试样,当最后一块隔板安装完毕后,在其上加装一块压板(隔板与压板间放置两个弹簧),并在压板上放置一个3.63kg(8磅)重的砝码,使得压板可以向下施加4.54kg的压力。通过转动螺母固定压,移去砝码,将测试仪朝下放置在烘箱内。

(5)在控制温度38±1℃的烘箱中,加热负载的样品单元,时间为6小时±5分钟。定期检查烘箱的温度,并确保在检测过程中的温度不超过要控制的温度。

(6)将监测器样品从烘箱中取出,并把样品分批,把多聚纤维分出,并分离相似的纺织品。把多纤维织品和样品分开,然后在金属丝网筛放置一夜,控制环境条件是(温度21±1℃,相对湿度为65±5%)。

五、结果评定

(1)总体评价一下耐汗色牢度,这可能由于被染色物质的色料扩散和色带漂移所引起的。也应指出,颜色的相对变化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色料扩散,另一方面有色料扩散但是没有明显的颜色改变,或者颜色的改变和色料扩散都存在。

(2)用灰度或是色变量化样品的试验效果:

5级-可以忽略或没有变化,等同于灰度等级5;4.5级-等同于灰度等级4~5;

4级-等同于灰度等级4;3.5级-等同于灰度等级3~4;

3级-等同于灰度等级3;2.5级-等同于灰度等级2~3;

2级-等同于灰度等级2;1.5级-等同于灰度等级1~2;

1级-等同于灰度等级1。

(3)评价对每一种织品和原始的纤维的染色效果。用灰度法来表示染色或9级AATCC彩色转移值(这个值的量化在AATCC的评价2和8中分别有讨论):

等级5-可忽略或没有颜色迁移;

等级4.5-颜色的迁移相当于染色灰度色标上第4~5步或者相当于9步AATCC彩色迁移标度上的第4.5行;

等级4-颜色的迁移相当于染色灰度色标上第4步或者相当于9步AATCC彩色迁移标度上的第4行;

等级3.5-颜色的迁移相当于染色灰度色标上第3~4步或者相当于9步AATCC彩色迁移标度上的第3.5行;

等级3-颜色的迁移相当于染色灰度色标上第3步或者相当于9步AATCC彩色迁移标度上的第3行;

等级2.5-颜色的迁移相当于染色灰度色标上第2~3步或得相当于9步AATCC彩色迁移标度上的第2.5行;

等级2-颜色的迁移相当于染色灰度色标上第2步或者相当于9步AATCC彩色迁移标度上的第2行;

等级1.5-颜色的迁移相当于染色灰度色标上第1~2步或者相当于9步AATCC彩色迁移标度上的第1.5行;

等级1-颜色的迁移相当于染色灰度色标上第1步或者相当于9步AATCC彩色迁移标度上的第1行。

六、试验报告

对复合测试样中每个织物的色变等级和粘色等级作出报告,对所使用的粘色评估(灰度粘色卡或AATC色转移卡)作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