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借力名人代言,做好善后工作

品牌代言找名人,一鸣惊人

借用名人代言,是很多品牌经常用的营销方式,聘请名人作为代言人,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名人是一种社会资源,无论是影视名人、歌唱名人、体育名人、文化名人等,之所是名人,他们最值钱的就是“知名”,贩卖他们的名人价值,为企业发展所用。

名人代言费的高低取决于名人的知名度程度以及影响力,所以明星分为一线明星、二线明星、三线明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和价格。

聘请名人代言,利用好了的话,对品牌的建设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本质上是花钱打广告,借用名人广告效应来宣传。

名人代言要想成功,有很多条件支撑,并不是花钱找名人代言就能做的更好,需要做好充足的金钱去推广,才能使代言人真正发挥作用。

2009年特仑苏聘请国际钢琴巨星朗朗作为品牌代言人,以“金牌服务”的理念区隔众多跟随的竞品,以朗朗的个人形象塑造特仑苏“金牌品质”。

特仑苏作为中国高端牛奶的代表品牌,聘请朗朗作为代言后,直接是高端牛奶与高端艺术的联姻,朗朗为特仑苏产品品牌做了很大的加持,让特仑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夜之间又上升到几个高度。朗朗成为特仑苏代言之后,引起行业的关注和传播,在消费者心智中树立了特仑苏品牌就是“高端艺术范”的调性。

作为特仑苏的竞品,伊利的金典聘请天后王菲作为代言人,塑造金典牛奶有机的高品质概念,提升金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王菲的影响力极高,被称为天后,其作品都是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代表着音乐作品的高度价值。而王菲的形象也与金典的品牌形象吻合,都是走空灵自然的路线。金典与王菲的结合,让国民消费者感觉到浑然天成,无形中对伊利金典会产生更好的认可度,其品牌获取更高的关注度。

金典牛奶代表着国内有几牛奶的高端,需要这种实力强悍的口碑明星来进行代言,为他们吸引更多的热度,选择王菲,实现了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2018年2月,飞鹤奶粉正式向社会发布国际明星章子怡为品牌代言人,同时推出新的品牌定位“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和高端产品“星飞帆”。

此后飞鹤进行大量的广告传播,让飞鹤奶粉实现了国产奶粉的销量飞赠,突破了100亿销售大关,市值近1000亿。

章子怡代言的飞鹤奶粉的确是一个成功案例,让飞鹤奶粉从一个区域市场品牌,一跃成为国产奶粉第一品牌,离不开章子怡的势能代言。

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曾表示,“对于婴幼儿奶粉而言,百亿营收是一个关键门槛,这对于打破国产奶粉原有市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飞鹤更有信心引领国产婴幼儿奶粉进入营收百亿的大发展时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聘请国际巨星章子怡代言,借助于明星提升消费者对飞鹤的信任感,提升飞鹤品牌的附加值。

婴幼儿奶粉由于出现过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不信任,转向购买国外品牌,这也是国内国产奶粉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飞鹤也不例外。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飞鹤算是找到了捷径,敢于聘请章子怡做代言,并且喊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制”的定位诉求,最终实现了品牌的提升、销售的提升。

章子怡代表着国际品质,毕竟章子怡在国际上获得过很高的荣誉,其形象就是代表着高品质、信赖感。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代表着为国内宝宝定制而来,拉近了与宝爸宝妈沟通的情感距离。

飞鹤奶粉通过洞察中国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从产品品质研发入手,然后借助明星代言,敲开了国产奶粉的销售大门,属于典型的借力明星势能的成功案例。

代言人不是神,口碑爆裂易伤人

企业聘请名人代言后,一定要有危机感,提前做好危机公关。

明星也是人,很容易犯错误,一旦曝光后,其形象将会一落千丈,人设崩塌,给企业和品牌带来一定伤害。

张柏芝因为曾经的“艳照门”事件,其个人也是受害者,同时给当时的代言品牌也带来影响。恩威的洁尔阴洗液当时就因为艳照门事件,迫于压力,撤掉了张柏芝代言的广告,对外解释是“处于商业角度考虑,尊重消费者感受”。虽然后来再次聘请张柏芝代言,其效果可以想象,消费者对恩威洁尔阴代言人的美誉度会有影响。

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看出,代言人的突发事件会让企业很被动,一定做好更换代言人或者其他的公关方式,让其对品牌和产品销售的影响力降到最小。

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公安逮捕,这个事件震惊了国内外,因为吴亦凡的知名度太高了,其犯罪事件和他本人的形象形成了天壤之别的反差,人设崩塌都不为过。

可以想象,吴亦凡代言的品牌方着急到什么程度,吴亦凡不是一般的明星,属于国内顶流,聘请代言的代价是非常大,花了不少银子。

吴亦凡出事后,被代言的企业都是在第一时间发布公告,撤销吴亦凡的代言,例如腾讯、康师傅、良品铺子、华帝、路易威登等品牌撤销其广告代言,与其解约,乃至起诉吴亦凡经纪公司,锁钥千万赔偿金。

通过吴亦凡负面事件,给大家警示,借力明星代言可以助力发展,有时也会出幺蛾子,需要做好两手准备。

借力名人代言的好处不用多讲,要想让名人的势能发挥到最好,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代言人的人设与产品品牌一致。

产品的质量、定位、形象都要与代言人在一个频道上,不是聘请大腕明星就能让产品动销,品牌提升,而是要门当户对。

这种门当户对有几个是刚性的要求,比如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的核心市场区域、品牌的定位人群、品牌的销售和利润、品牌的战略规划等,这几个方面的实际状况要与代言人去对比,做到借势可以伴随腾飞,而不是倾家荡产的去“赌代言人”。

二、签约代言人只是第一步。

无论是平面代言还是影视代言一起做,企业都要准备好充足的金钱去推广、传播、促销,否则,就是一张照片而已,作用不会太大。

如果抱着仅仅买一张照片的心态,那就不要对代言人的作用抱有很大的幻想。

三、保持代言人负面新闻的危机感。

代言人出现暴雷、爆瓜的事件层出不穷,在这个万物互联、变化多端的社会中,代言人的负面状况可能会随时出现,要有随时应对的应急方案。

古人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赤水河酒2024年花费2000万代言费聘请梅西作为品牌代言人,因为梅西在香港的比赛活动中没有正式出席,加上事后还有不当的言论表现,导致梅西在国内的商业活动遭到抵制,口碑洪烈下滑。赤水河因梅西事件受到严重影响,也是事前没有预判到的。其实赤水河聘请梅西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言,客观上就不太合适,纯粹是蹭梅西流量,没有从真正的消费者需求出发,整体感觉品牌梅西做中国的酱酒做代言,品牌和产品与代言人形象不一致,更何况是一个白酒的新品牌。

聘请明星代言人是一个营销方式,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借力、如何规避,不花冤枉钱、不走弯路,在借力名人代言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做到门当户对,不做冤枉鬼。

名人代言时刻保持危机感,做好危机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