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并购创造价值(原书第2版)》

并购作为企业强大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就连沃伦·巴菲特都曾说过“对于任何交易来说,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价值。”但遗憾的是,事实上很多的并购活动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其并不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而这种现象也越来越引起广大从业者的注意。如果并购无法为企业实现增值,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继续?

面对这一困惑,学界一时之间众说纷纭,各种看法层出不穷,但始终没有一个系统和符合逻辑的解释。而这本由世界著名并购专家萨德·苏达斯纳所编写的《并购创造价值》,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出发,多维度地分析了并购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深入浅出地对并购是否能创造价值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客观全面为广大并购从业者们进行全面的分析。

就本书的体例而言,其大致分为4个部分24个章节。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关于并购活动的历史沿革及并购业绩的概览。作者主要通过对并购浪潮的介绍和收购兼并五阶段模型的讲解来对美国和欧洲的成功收购活动进行评价;第二部分是五阶段模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竞争策略基本框架及并购在这些策略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描述,其中关于竞争优势与博弈论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最大亮点;第三部分则是五阶段模型的第三阶段——交易架构和协商基本原则部分的内容,其内涵包括各类估值模型、兼并费用、会计规则、反垄断、竞价战略及技巧等方面;而第四部分则是五阶段模型的最后两个阶段,主要概述了并购中的组织和人员方面的内容,以及M&A组织结构的组成及系统创建等问题。

就本书的写作范围而言,本书极具国际视角和整体观念。虽然本书针对的是世界并购最发达的美国、英国和欧盟国家的并购框架,但其对于新世纪并购特点的描述及预测也颇有特色。本书写作之时,新兴国家的并购交易尚未形成相应规模,交易机制及环境都很不成熟,作者运用自身国际化的眼光及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对日后新兴国家的并购交易做出了极为准确的预测。并且,由于萨德·苏达斯纳更加强调注重整体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所以他没有选择传统的分步骤讲解方法。正因如此,作者在写作本书时也非常注重注入全局观念这一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去探索深藏在并购交易之中的规律和找寻出合理的交易结构,从而制订出有效的交易战略及谈判战略,进而才能为整个M&A交易创造出价值。

就本书的主要内容而言,本书内容所涉及的是对于并购全过程的分析架构。作者将最新的当时学术思想、经验证据和案例糅合进框架之中,然后从公司战略、组织收购、交易结构、并购后整合、并购后审计五个阶段来进行全过程的并购战略分析。并且本书虽然和大部分的同类书籍一样,引入了大量的表格和案例来辅助讲述。

略有不同的是,其他书籍对于案例和公式等仅起到帮助读者理解的辅助作用,但本书却将各种案例与公式与框架无缝结合,使得读者不仅读起来更容易接受,以后若碰见相似状况或者面对职业实操时,也可以将其代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与此同时,作者将五阶段理论贯穿全书,始终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理念,即使是没有任何并购实践经历的读者在阅读过此书以后,对于并购过程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掌握。并且严格按照五阶段理论分段叙述,层层递进的专业书籍也并不多见。

就本书的课后服务而言,由于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作者在每一章的结尾处设置了总结归纳和课后习题,方便读者巩固梳理所学内容,这一点在其他书籍中也是较为少见的。课后的PPT可以免费下载并且大多数的附加案例都是来自于哈佛大学商学院等著名数据库。

作者通过围绕着“并购能否创造价值”这一问题的探讨,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明了的并购战略架构,使得本书的前沿性和可操作性非常强。作者在实践方面给出的建议也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宝贵灵感。故本书既可作为金融、财会、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MBA和一些资格考试,以及专业人士和投资银行家等行业内人士的参考用书。

但稍有欠缺的是,本书的读者除了上述的专业人士以外,还可能有尚未踏入并购领域或者仅对并购感兴趣的外行人士。尽管译者在翻译时非常忠于原文,对于一些专业术语与重要概念都处理得比较准确,但在语言表达上会出现上下文难以衔接,语言不够通俗易懂的情况,这在无形之间反而加大了读者的阅读难度。若能在此方面稍作改进,那么本书无疑能被称作是中译本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