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价值和效率角度考虑八大转变

在客群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小业态成为超市发展的主流。然而,有限性是小业态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有限的商圈、有限的客群、有限的面积下,经营更加需要价值、专业、效率和精准,为此,必须考虑八大思想转变。

1.盈利模式:从综合毛利、以租养店到商品毛利

首先,大卖场过去靠通道费用生存的盈利模式在小店时代很难持续。对供应商来说,新业态单店量小、品种少,不可能延续过去按店计费的费用支持模式,企业必须回归主要依靠商品销售获得利润的阶段。这对企业专业运营能力要求极高,所以目前的很多社区商业不成功,核心是多数大店转入的企业,能力并未适应性地提升!

其次是过去大卖场“以租养店”模式的终结。很多社区小店的人流不足以支持收银台外租赁招商户的客流转化需求,小店的招商面临出租单价的回归,即使可租,也只能要求品牌自己集客,或作为超市线内的功能补充。

2.从品类管理到单品管理

过去,大卖场够大,一站式服务内容越全越好,品类角色和结构组合是运作本领,品类品牌及商品决策可以结构互补。而在小店,小类可能都很难做全,系统必然要从品类管理升级为单品管理,管理的重心和精力大部分要回落到顾客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景之下的单品研究上。

这意味着对单品的价值链要进行解构,了解其收益和关联成本。向上要供应链扁平化,要寻找源头,压缩中间环节,不退货、更快的现金结算方式;向下是门店端,必然要求更快的销售周转!过去远程控制的门店,现在要增加走动频率,这对组织结构设置同样是挑战,要通过合理的机制管理员工的被动效率与主动效率。

3.品群从一站式到定向高频

要研究商品,经营的必然思考是舍弃与精简,而“减”不是简单的浓缩,更重要的是精准,需要围绕定向性的高频内容进行筛选和组合!这其中有两点思考:

(1)从定向场景设计小类组合:就社区商业来说,厨房三餐、厨房清洗、客厅休闲、客厅洁净、卧室高频、卧室清洁及家庭应急是集中重点场景,要以此作为品项设计的主体!

(2)关键品牌及关键单品确保服务:对一些消费经常认知的品牌商品,应当作为标配,如可口可乐、达能、康师傅等明星产品。

从经营的角度,小店要有一个坚持和一个变化:生鲜要持续坚持品质,而食品和杂货除了关键单品,要坚持变化,跟上时尚、广告及季节性,这部分特品要坚持小批量、快流动!

4.营销从特价营销到品质和情感营销

大卖场做特价多是期望发挥特价的带动和价格杠杆作用,而小店情况下,顾客碎片购物,特价很难形成购物连带,特价八成会造成毛利损失,拉低整店毛利率,所以企业更加需要进行品质和情感营销,如宣传商品品质,进行社群关系、关爱行动、消费互动等。

5.陈列从大量陈列到场景集合

在物流效率上,大量陈列无疑带来的是供应商、门店人力和返物流的巨大浪费。除在关键单品外,小店要尽量进行场景集合式陈列(图1-1)。这样一方面大量减少了库存占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购买关联,同时对门店陈列美观度也提出较高要求。

1-1超市陈列的变化

6.管理从粗放式到新精细化

过去大卖场阶段,卖场人员配置相对较多,厂家促销员能够给予一定的管理支持,厂家可能有一定的补损率,而小店普遍缺乏这样的条件,因此管理精细化挑战更加突出。

(1)开业选址方面,对于社区居户数、客群结构、商圈专业店便利性要做更加深入精准的调研。在品项配置方面,生鲜要标准化,食品、百货需要一定的差异化,核心是要精准规划,从而提供最高的消费需求匹配度!

(2)在商品方面,生鲜传奇“定位、定数、定品、定架、定价”可以作为小店运作的核心指导思想。在门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对商品和管理的精准控制。在缺乏人力的条件下,对于库存效率更加需要系统的精细把握。

(3)在管理方面,过去靠人的自由式管理可能需要进入到更加精细的标准化。许多公司过去在大卖场体系下的标准化,不一定适合小店。小店现场简单化是核心,而现场简单化背后是后台大量标准化和集中化,需要给予充分的建设和支持。

(4)门店会从过去的专业分工到兼职并岗,一岗多能。我们在员工培训中做了明确的要求,员工必须经过多岗位考核才能毕业。如果缺乏标准系统及培训系统,小店很容易进入混乱阶段。

7.控制从流程标准化到系统工具化

对小店来说,商业模式真正核心的是综合成本更低。在这样的条件下,工具化应当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靠人的每一个复杂内容,都需要有系统化、工具化的思考。商品配置棚格图与库存管理要结合起来,棚格图落位要通过诸如SPACEMAN这样的系统数据化,库存异常要通过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现场补货需要物流笼车的无缝对接,垃圾清理要有自动翻倒工具,还要包括各种温度探测仪、品质检测设备、自动包装贴标工具等,卖场工程设备设施类更要做精细化的设计!

8.物流从批量物流到拆零物流

提高商品服务支援能力是小店规模化的关键内容,包括围绕商品周转监控之下的商品引进和淘汰。要学习日资便利店,像珍惜生命一样管理货品周转,保障效率。

另外的事业部支援主要是生鲜加工类,由于门店不可能配置专业人员,因此,依照业务规模建立小型加工中心,对于支持小店业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括蔬菜初级清理及包装、水果的分级分等及封装、肉品的初级分割、面包面点的冷面团供应等。

上述转变,不同的企业资源需要不同的程度切合,而一切的核心,都是为了社区小物业、小业态的效率提升,在总量置顶的情况下,寻找适应性的成本和能力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