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用户需求角度看

互联网用户群的需求完全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明显的阶段性需求变化。消费者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从消费者的安全需求开始的。

安全需求:最直接的就是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所以信息很重要。这个阶段的互联网更多的是媒体属性,三大门户网站、各种论坛等。基础的社交也是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求的一种形式,最早的社交也都是基于信息传递的,比如腾讯早期的功能。

社会需求:消费者社会化需求表现为精神生活的多样化。娱乐(爱奇艺、优酷)、购物(京东、阿里、淘宝、美丽说、唯品会),这些都是精神生活升级的结果。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各种O2O的模式也都是考虑用户的便利性。滴滴解决是出行难题、携程解决的是旅游难题,符合这类需求的商业模式更加多元化、收入来源也更细微化。这类商业模式关注共性的东西大于个性的东西,解决某一大类的痛点是商业模式能持续发展的前提。

自尊需求:自媒体、内容成为这个阶段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重点。这个时候商业模式就是看谁能很好的把用户展现出来,个性化是这个阶段的重点。个人自尊需求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是文字(博客、微博),然后是图片,现在是视频,满足这类需求的商业模式主要收益来自于单个个体的增值服务。这种商业模式不仅要满足某一大类别的特征,更需要了解个体的需求,在共性中展现出个性的东西。

自我实现需求:这个阶段的用户需求不只是展现自己,而是分享并产生价值,价值的体现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对价值进行评估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模式。其实,淘宝的评论及其他各大网站的打分是一种类似的评估系统,但是这个比较初级,评估的内容非常简单,且无法量化。

个人认为这种商业模式并不会从现在的信用评估和淘宝信誉中产生,这需要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要能很好的解决虚拟和现实方面结合问题。也许到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像在游戏中一样,自带各种评估数据,可以随时进行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