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文采飞扬——以优美辞藻出新出彩

在经典著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对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作者是这样阐释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引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段文字,以比喻的手法阐释革命形势和发展趋势,既彰显作者站高谋远的政治眼光、远见卓识的政治智慧,也因其文采飞扬受到推崇与传诵。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和写文章如果没有文采,流传就不会久远。我们提倡公文写作要平实、自然,不能像文学创作那样讲究辞藻华丽、动感灵活,但也不能灰头土脸、味同嚼蜡,如一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

如今,公文的受众,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鉴赏水平较以往都有了极大很高,这就要求公文写作需要讲究文采。特别是演讲、推介、致辞、欢迎词、活动开闭幕讲话等,诗情画意、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往往能更好地彰显领导个人和地域文化特色内涵,引人“悦听”“悦读”。

如何让公文文采飞扬?这里分享几个建议。

1.语言铿锵有力

公文的政令性、政策性、权威性较强,其语言传递出来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起草中应突出这一特性来打磨语言文字,多用短语、成语、对仗整齐的句子,缩短语流长度、精化语言信息、浓缩语言蕴义,以增强公文的文采。

比如某领导在批驳机关文化怪象时,说道:

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沉,压力就会有多重。要始终警惕“权力幻觉”“成功魔咒”,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捆起手脚做人,放开手脚做事,“做事”不“作秀”,“造福”不“造势”,重“里子”不重“面子”。要保持昂扬斗志和干事激情,不弃微小、不舍昼夜,不当得过且过的“撞钟先生”、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是非不分的“东郭先生”、不低不高的“差不多先生”。任何时候都不触底线、不越红线、不踩高压线,做到“头上有利剑”“心中有缰绳”,决不能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在“温水煮青蛙”中麻醉了意志。

2.画面唯美可感

在一些演讲、致辞、欢迎词、推介词等文稿中,通过辞藻优美的文字,让描绘的画面真实唯美,诗情画意,文采飞扬,可感知、可触摸,听罢让人遐想万分。

比如某领导在第十九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幕式上的致辞,开场白:

熠熠生辉的大美甘南,沐浴着青山绿水的芬芳,把最深情的祝福带到人间天堂;冉冉升起的高原明珠,传递着蓝天白云的问候,把最干净的阳光送进青藏之窗;绚丽缤纷的童话世界,演绎着浪漫七月的精彩,把最真挚的情怀融入生态家园。在这万木争荣、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好季节,我们如期相约九色甘南、相会羚城合作、相聚当周草原,隆重举行第十九届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盛会。

3.节奏行云流水

公文的文采还体现在节奏上,简洁精炼、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比如某领导在“康养胜地·中国凉都”贵州六盘水走进重庆夏季旅游推介会上的致辞,这样推介:

六盘水的“凉”是美丽的。有人说,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在去往远方的路上,如果总是烈日当头、酷暑难耐,再美的诗句都会变得毫无意趣,再美的风景都只能作壁上观、隔窗盼。远方的凉都六盘水,因为凉爽更加美丽,因为美丽更加凉爽。

来到凉都,您大可纵情于山水,忘情于自然,畅游在6个国家4A级景区和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看瀑布、溶洞、峡谷、湖泊比比皆是,观山奇、水灵、石秀、物华处处成景,感受“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的神奇与魅力。

登上巍峨雄壮的“贵州屋脊”韭菜坪,您会喜欢上那份高远、那份辽阔、那份山花烂漫;驰骋在“百里乌蒙千仞壁,一地锦绣万树花”的乌蒙大草原,您可以体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难得一见的佛光就在前方;坐上世界第一长的梅花山索道,脚下是云山雾海,身旁是美丽日出;身处野玉海景区悬崖酒店,就像胎儿躺在母亲的子宫里,与天地一体、共宇宙呼吸,在这里您还可以凭栏远眺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的雄伟身姿,壮丽的尼珠河峡谷风光也一览无余。

无论是“环山无翳水无波,四望城浮一叶荷”的水城古镇,还是“静坐不虚兰室趣,清游自带竹林风”的大洞竹海;无论是人树相依、金绿相映的妥乐千年古银杏群,还是根系相连、枝叶相吻的保基千年古榕树林,在凉都六盘水这个天然大空调里,走到哪里都会腋下生风,凉爽惬意。徜徉牂牁江畔的夜郎王宫,探秘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丹霞山护国寺,您可以触碰远古的记忆、聆听历史的声音,让夏日清凉之旅更加多姿多彩。驻足于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沉浸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那些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如歌岁月,那份矢志不渝、不忘初心的磅礴力量,会让您激情燃烧、热血澎湃。

4.情感真挚交融

公文写作中,不论是工作部署、宣传宣讲等,都需要注重平等交流,赋予真挚情感,才能让人读着悦心、听着悦耳、看着悦目,从而达到公文写作的目的。比如某领导在新年贺词中,这样说道:

疫情之下,“静”有价值,“动”更显意义。也许我们不记得你的名字,但记得你的鲜明特征。车间工人被口罩勒出印痕的脸庞,社区干部敲肿的手指,白衣天使充满水汽的护目镜,保安手上的各种测温枪……多少科研人员,多少公安民警,多少海关关员,多少环卫工人,多少快递小哥,关键时刻的挺立姿态、不眠不休的坚守路径,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图景,托举起了时代的精神。亲历强烈的疫情淬炼,我们对“英雄”有了更朴素的解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由衷感慨,“每个人都了不起”,每个人都在不同场景演绎英雄的角色,展示主力军的战斗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