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具的基本属性
工具的基本属性如表1-9所示。
表1-9 工具的基本属性
联动工具 | 有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文献、文件、重要决策记录、文字、图片、影像、媒体报道、实物等都应有相应的记录保存方式,有些条件允许的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博物馆和不同主题的展室 |
适用范围 | 企业历史读本是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传播企业文化的载体。根据企业的不同行业特性,企业历史读本可以影响与企业有关的人群,是企业员工、客户、本行业及社会各界了解企业成长的教科书 |
主体与客体 | 企业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行业系统;政府机关;媒体; 社会团体等关注企业的人群 |
(二)工具作用
企业家尤其是企业文化工作者更要从职业和专业化的角度去认知对企业历史读本创作的重要意义。必须学习研究企业和行业的历史,不断增强历史意识,学会历史思维,自觉培养历史眼光,以此来分析在企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吸取企业历史中的经验与智慧,按照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办事。
企业历史读本是见证企业发展的记录,是企业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
是企业员工了解企业成长历程并为企业付出智慧与能量的精神源泉,是企业对客户群体、社会群体传播企业品牌与文化的推手。
先进企业的历史读本往往代表着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历史,具有在某一个时间段记录行业发展史的代表价值。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历史也是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一个缩影,科技、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都呈现多方面的立体构成,所以,企业的历史也是社会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这是多少年来人们从对历史的研习中感悟的真理,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取得借鉴,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课题。当企业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的时候,必定是企业健康地走向美好未来的时刻,这也是企业历史读本给企业与社会带来的最有价值的作用。
(三)基本原理
企业历史读本是由企业创立以来所发生和经历的重要事件构成的,也是企业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记录。员工是创造企业历史的主体,也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探索者与实践者,这里面有个体但更多的是群体。在企业所属行业基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的历史,通常也代表着这个行业在某一阶段的发展历史。
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历史的研究,毛泽东主席熟读《二十四史》,他曾经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在这里,他把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即中国历史摆到了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运动的现状同等重要的地位。关于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毛泽东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许多珍贵品质。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就是国际主义的内容和中国的民族形式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体现出新鲜活泼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些都必须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通过研究中国历史和现状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的特点,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具体环境。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牢记中华民族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和警示,从中获得有益的镜鉴和启示。
许多成功的企业都将创业初期的历史场景用不同方式展现给后人,我们看到过惠普公司创业时的车库、联想公司创业时的传达室、夏普取得专利设计的圆珠笔等,这些用不同方式的展示都向人们传达了一种理念,不忘自己的起点,不忘自己的历史,今天的成功来自于最初的信念。
由此可见,对历史的尊重和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同样有重要和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企业家和每个企业文化工作者都要把对企业历史的研究与应用工作放到事关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