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理解供应链参考模型的第2层架构
供应链运营规划的主要产出是成品交付周期和原料采购策略。对供应链进行改善可以借鉴SCOR供应链参考模型,这是一个公开的方法论模型,其基本框架如图2-1所示。
图2-1 SCOR供应链参考模型
SCOR模型分为四个层级:
第一层是确定供应链管理的流程范围,包括计划、采购、生产、交付、退货和支持六个流程。这是标准化的内容,供应链运营改善主要是覆盖第二层到第四层的内容。
第二层主要是针对成品和物料交付策略进行规划,SCOR模型称之为运营战略,公司的产品是库存生产/订单生产/订单定制,物料是采购库存产品还是采购订单产品。这些组合起来会产生不同的交期。SCOR手册中并没有具体讲述企业如何确定成品和物料交付模式。其中,成品交期是最关键的问题,我辅导过的几十家企业中,只有海尔,海康威视等几家企业在这个问题管理的较好。我做咨询的第一步都是先从梳理企业的成品交期开始,这个问题需要基于详细的数据分析来决策,本章主要是讲解如何设定成品交期以及如何达到这个交期。SCOR建议的第二层交付策略如图2-2所示。
图2-2 成品和物料交付策略规划
第三层是在第二层确定了成品交付模式,生产制造模式和采购模式之后,各部门如何实现第二层确定的供应链运营策略。这一步更多的是确定各部门的职责、计划流程、输入/输出信息等,一般结合ERP的实施推进。在SCOR的参考手册中,主要是针对这方面内容的详细描述,例如库存交付模式的产品的主生产计划该如何执行。熟悉SAP的人会发现手册里面的推荐业务流程和SAP的业务蓝图非常相似。事实上,当企业导入ERP系统时,ERP实施顾问会基于企业当前的成品交付模式,匹配ERP的标准业务蓝图。业内主流的两个ERP公司在流程实施上有较大差异,SAP的ERP软件实施基本是要求企业使用标准业务蓝图来调整当前的业务流程,信息化和业务流程重组是一起进行的;ORACLE 的ERP实施可以允许客户更多的定制化自己的业务流程。我本人更推崇SAP的业务蓝图的模式,本书第三章建议的预测流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参考了SAP的预测流程蓝图。
第四层是主要是针对某个业务流程的一些关键点的优化,例如生产批量如何设定,安全库存如何设置,生产周期如何设定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管理模式有很大差异,SCOR手册中并不涉及这些关键点的优化,这些关键点的优化都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决策,我的供应链改善项目会更多的涉及这部分内容,本书的4-5章会结合橙汁游戏来讲解这些供应链关键改善点的实施方法
从订单接收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的关键点包括如下内容:
订单优先级:接到客户订单时,如何确定优先级。
需求预测:采用何种预测模式。
成品交付:客户—成品的发货地点、整车/零担运输、整托/整箱/零头出货。
主生产计划:生产批量、成品安全库存、生产周期、工时、物料良率。
物料计划:安全库存、采购批量、整车/零担运输。
产品/物料交付模式和供应链关键点决策对不同企业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通过企业的特征来设计,数据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