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药行业整合浪潮来袭

中国农药行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主要由以下因素共同推动:

(1)全球农产品价格进入上升周期。

(2)国家政策扶持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3)行业整合起步,优势企业将脱颖而出。

(4)高毒农药削减,为高效低毒农药腾出巨大空间。

(5)国际农药产业向中国转移。

(6)美国新能源法推动草甘膦需求长期增长。

然而,我国农药行业集中度过低。一方面,厂家多而分散、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过程的物耗和能耗较大、没有规模经济优势,特别是众多小企业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监控困难;另一方面,单个企业实力弱,无力承担创制农药新品种的巨额资金、创新能力低下,不利于提高我国农药行业整体国际竞争力。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已开始着手推动我国农药工业的改革。

我国农药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要造就资产50~100亿元、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大型领军企业,培育50个左右大型生产企业和一批中型骨干企业,并在“十一五”末使农药原药企业数量从700多家减少到300家。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现有农药企业将有一大批被淘汰。这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需要。

从行业发展来看,集约化、规模化是农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及环保力度的加大,中国农药产业正进入新一轮整合期,行业也将变得更有竞争力。而一些上市农药公司都是大型企业及区域性的龙头企业,必将在未来的兼并整合中处于主导地位,赢得加快发展的机遇。

我国农药行业在原药上的整合已经开始,各大型企业及区域性龙头的原药企业大都依赖资本运营,迅速进行并购重组,通过规模扩张来做大、做强企业。比如,我国农药行业上市公司沙隆达、红太阳、华星化工,以及除草剂领域的新安股份、侨昌化学等大型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方式并购了一批定点企业,实现了原药环节上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了原药。

制剂领域企业的整合将稍晚于原药类企业,估计3~5年后将进行大规模的整合。然而部分先进企业早已开始了整合行动,如我国制剂领域的龙头上市企业诺普信,通过自创或并购方式快速整合了7家企业,实现了生产、分销、服务、品牌、人力及三证资源的有效整合。制剂企业的发展不断分化,差距也在进一步加大,处于第一集团的诺普信等企业的发展是一日千里,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第二集团的青岛海利尔、青岛瀚生等企业开始向原药倾斜,开始抢占行业盈利制高点;第三集团的小型企业正在生存与发展中苦苦徘徊。

从行业动态来看,行业整合不单纯出现在农药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已有不少大中企业正抢占行业盈利制高点和实施一体化战略,或者往上游的中间体及原材料延伸,或者往下游渠道网络和终端品牌延伸,在农药产业链各个环节上整合资源来达到做大、做强企业的目标。

农药行业整合浪潮已经袭来,多数小型企业在生存线上挣扎,部分中型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中徘徊,而机制合理、决策高效、技术领先、经营灵活的大中型企业将成为行业整合的主导力量,它们将迎来市场份额和利润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