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数字化学习项目有三个绕不开的要素:平台、内容和运营,其中平台是基础、内容是核心、运营是关键。
(一)学习平台
(1)学习平台到底是采用拿来主义还是自己建设
个人而言,建议采用拿来主义。理由如下:
首先,自己建设没经验、周期长,开发过程中如果哪个功能考虑不周全,就造成重大瑕疵,修改起来工程浩大。相反,有很多成熟的学习平台可以利用,这些平台经受过各种磨炼,功能比较完备,运行稳定。
其次,平台一旦搭建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内容进行补充,这对企业来说就像无底洞,所以学习平台还是建议轻量化运作。
最后,交由第三方运维,提供培训服务,会有很大的动力把学习平台打造得非常好。他们服务非常及时、不会拖拉,对平台也会更加上心。
(2)平台选择的基本原则
我选择学习平台的时候,是从学员和后台管理两个方面考虑的。
就学员而言,操作平台要友好,最好是傻瓜式操作,能实现多种体验功能,可以把线下的培训设计在线上实施。
就后台管理而言,要安全可控、功能完善和管理便捷。能够实现网络直播、社群学习、课堂互动、网络建班、作业管理、培训评价、数据管理和激励管理,可以根据培训需求进行功能定制、考试管理、阅卷评分、成绩统计、证书管理、信息查询、大文件课程资料上传等。
(二)学习内容
有了平台还需要搭载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定制课程和标准课程。定制课程就是培训部门针对特定的需求,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打造的课程,一般而言,定制课程分工是企业开发,定制课程的形式委托给第三方。定制课程比较贴合学员工作场景,深受学员的喜爱。
还有一种是标准课,就是放到哪个企业都通用的。以深圳市新风向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新风向科技作为企业培训精品课件供应商,多年以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课程体系,已重点开发了5000+门精品课程。课程类别重点围绕职业素养、管理技能、专业技能三大通用能力素质,并结合不同行业进行拓展,覆盖各行业各职业岗位上百个系列课程,满足不同培训场景的需求。如表11-2所示。
表11-2 课程分类
以“专业技能”这一模块为例,专业技能下涵盖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九大二级分类,其中每个分类下又细分出众多板块,即为三级分类。如表11-3所示。
表11-3 “专业技能”模块分类
课件供应商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课件方式也有很多种,根据自身项目需要,挑选内容进行组合即可。
(三)学习运营
(1)运营重点
学习运营整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训前运营、训中运营和训后运营,每个运营阶段侧重点不同,结合学员学习情绪曲线,可以安排不同的活动。
训前运营:引起关注,提升意愿,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并获得高管的支持,建立学员认知,可安排线上破冰、线上组队、设定团队任务等活动。
训中运营:营造氛围,提高投入度,以在线课程学习、在线催化、跟踪实施过程、交付成果为主,可安排团队PK、导师线上辅导、分组课题研讨等活动。
训后运营:关注学习效果转化,以评价总结、优秀表彰、案例萃取和学习输出为主,可以安排强化记忆(视觉笔记、思维导图)、检验收获(线上考试、小程序打卡 )、扩展学习(推送相关学习资源)、案例跟踪或关键干系人跟踪等活动。
(2)运营流程
以数字中欧的运营流程为例,它将混合式学习项目的整体运营流程分为启动、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我们都设立了核心目标。如图11-2所示。
图11-2 数字中欧的运营流程
在每一个阶段都设置了丰富的运营内容和关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能时刻保持学习的热度,同时分享其他学习者的所学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