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官》:有人认为,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爆品是关键,强调产品的重要性。在您看来,强调爆品和强调营销战略是否冲突?
赵辉:当然是不冲突的。我一开始也讲到了一个概念,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是由三个层面所构成的,分别是战略层面、战役层面和战术层面,而爆品是属于战役层面。比爆品更高层次的是刚才我所讲到的一个好的战略,能用“三把尺子”度量出来的战略。拥有了这“三把尺子”或任何一把,就有了一个可以长远获胜的可能,这就属于战略层面。
接着,就出现了第二个问题:我们该如何用具体的产品体现战略的价值?于是就出现了流行概念——“爆品”。实际上“爆品”属于战役层面。一场战争有好的战略后,我们要通过大的战役拉动整个格局、改变局面。“爆品”是这个时代新发明的名词,但在历史上,类似的词汇、类似的东西一直都有,以前我们可能把它叫作“明星产品”,或者是“金牛产品”,或者是叫“核心品类”等。现在的人是“不创新就不是人,互联网时代你不搞个新词,你都不好意思出去说话”,因此出现了一个叫“爆品”的概念。
“爆品”是整个战略落地的一个关键之一。“爆品”更具备战役的火药味,也能够吻合现在这个急躁的、想要快速获得成功的时代。大家都渴望找到一颗原子弹,炸完以后这个世界就安静了,你也就成功了。我个人觉得“爆品”这个想法没有错,组织好一个爆品营销就相当于打赢一场大的战役,这个爆品和战略完全是没有冲突的。不过,爆品还应该建立在刚才我所说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战略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打赢大的战役,因为战略是恒定的,而战役的时机和成败是有机遇性的。
最后总结一句,爆品是战役级别的事,它由非常多的战术构成,它是为了实现一个更大战略。因此,在组织战役的时候要运用到很多不同的战术,但也千万别忘了,你是为了要实现和拱卫一个战略。
《执行官》:你服务了这么多一流客户,在你看来,当前的战略营销定位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
赵辉:关于现在定位的一些特点,又要说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共同话题。我们现在正好处于消费升级的时代,企业也需要“转型升级”。消费升级是站在消费者需求的层面来宏观判断和分析,企业转型升级是站在供应方角度提出的新要求。这两句话现在好像听烂了,但国家在提出这么两个宏观概念的时候,难道是拍脑袋的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中国的国家领导层、决策层非常有智慧,也有战略高度。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拥有战略智慧、组织大战役的能力,以及一些战术的调整手段。
为什么要这么讲?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企业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企业不相信“消费升级”来势这么凶猛。这和上一代企业家的整体年纪、观念、文化结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关。上一代企业家过往有过一定成功,但很多已经疲劳,没有雄心面对这样一次改变了。但是,如果他们不相信消费升级这股潮流,无法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青睐,注定会粉身碎骨。我们可以这样看待这个问题,上一代企业家和上一代消费者,已经一起走完了共同的路,双方都获得了快感。现在正好是创造“新一代CP”(英文:Coupling,缩写CP,二次元用语,表示人物配对关系,或情侣)的机会,“新一代CP”就是具备面对任何消费升级敢于创新的企业家与新一代消费者,两者结合能在未来30年中成为CP。所以趁着上一代很多企业家没警醒的时候,新兴企业家要抓住这个历史窗口期、红利期。
在这样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企业转型升级呈现出智能化、高端化、细分化等特点,因为消费者有多元需求,只要愿意面对这种转型升级,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成为舞台上最让人羡慕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