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直采如何提高利润率

建立直采体系的核心优势是能够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传统意义上,大家都认为只有加价和向供应商压价才能提高利润率,而通过这两种方法获取的利润率只有几个点,这在乐城超市看来是畸形的、不正常的,也是不健康、不可持续的。这种畸形利润的形成是以消费者的高频次购买为前提的,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随着超市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高频次购买已经变得不太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超市该怎么做?乐城超市认为,首先要在产品差异化上大做文章。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差异化?那就是要变“千店一样”为“千店千样”,要明白超市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手艺,这才是产品差异化的实质。

日本和欧美国家的超市利润率高,主要是由产品制作带来的,同样,其他传统工业品的利润率也非常高,像肉的分割、鱼的宰杀和菜品的制作,能保证30%~60%的高利润率。

砍断多余的供应链固然是提高利润率的一个好办法。任何一个产品从厂家到卖场都要经历多个环节,这中间会经过总批发商、第二批发商和第三批发商,接下来还有分销商和再分销商,每个代理商至少要有10%的利润点。其实大部分代理商都不比超市赚钱,因为它的规模小,没有10%的利润率根本活不下去。除了利润点盘剥,中间商更重要的还有各项费用,每一层代理商沉淀的费用都不会少于10%。

但这些多余的供应链完全可以通过直采来减少,比如乐城超市乐采团队采取的办法就是到批发市场和厂家去直采。现在的批发市场做得很完善,大多数都是一级代理商,他们的价格跟出厂价非常接近,而且没有量的限制。如果直接找厂家采购的话,中间还会有量的限制以及一大堆其他的条约,而找一级代理商直采,基本上能够做到产品售价比市场便宜一半。所以提高毛利率不一定要通过加价来实现,只要砍掉那些多余的中间渠道,完全可以更多地让利给消费者。

直采究竟能否提高利润率呢?乐城超市副总经理沈华烽认为,这取决于超市自身的配送能力和对滞销品的管控能力。首先得有机制,其次得有方法,最后要改变合同体系,一定要从签厂家转变为签单品。

乐城超市2013年的买手选拔赛,涉及4500个单品。这4500个单品出自成百上千家厂家。选手对这些单品逐一进行管控,而不再采取传统的做法。按传统的做法是,先签一家厂家,然后由厂家直接提供50个产品。至于这50个产品到底是什么,就很模糊,这样就会导致最后可能只有10个产品能卖出去,其他40个产品就变成了滞销品。乐城超市现在的做法是,根据市场调研,选出50个利润空间大的畅销品,再跟厂家签合同,而且只签指定的这50个畅销单品。这样就由过去的被动变成主动,主导商品品种的选择,极大地减少滞销品。

现在,整个零售行业有一种通行的采买方式,就是直采人员直接向厂家的市场人员采买。比如食品,一种方式是直采人员向厂家做包装定制。家乐福、大润发就曾经在春节前夕向徐福记定制过500克一包的糖果、巧克力和饼干等,这种包装定制的食品价格非常便宜,500克一包的糖果售价是8元,500克一包的巧克力售价是10元,而且厂家负责配送到门店。一定程度上来讲,定制包装是实现食品差异化的一种途径。不过,这对直采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比如包装怎么做、客户怎么定、产品怎么搭配等,都需要由直采人员来决定。

更考验直采人员的是非食品的采买,因为非食品的采买要求直采人员具备一定的商品研发能力。香港有一家超市卖的纸杯识别器很受顾客欢迎,它能通过数字或图案来分辨杯子。这种边缘小产品的利润率居然高达100%以上,而且它的销量跟纸杯是同等的,卖一个纸杯就卖一个识别器,这其实就归功于超市直采人员的商品研发能力。他们把纸杯识别器的创意告诉厂家,要求厂家生产这种纸杯识别器,这一招一下就和别的超市形成了差异化,从而获得高利润率。

除了商品研发能力外,直采人员发现畅销商品的能力也要很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如何找到未来可能畅销的商品,这很考验直采人员的市场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