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销培训中存在的六个问题

1.问题一:培训工作缺乏前期规划和事前准备

首先,在很多企业中,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工作往往是处于无规划和没计划的状态,很多的所谓培训往往都是管理者一时的想法或随意的安排;其次,培训之前,培训负责人未对受训人员需求进行了解,讲什么、怎么讲、给谁讲,只是听从上级或者公司安排,且事前不与培训老的进行沟通,导致培训老师不理解企业需求,不知道培训对象是干什么,结果培训内容和受训人员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培训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2.问题二:把培训当作走向成功的“捷径”,认为培训可以解决一切

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性投资,营销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其产生的效果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在实践中逐步检验,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和营销管理者对营销培训往往抱着极大地期望值,认为培训是济世良药,不仅要立马见效,而且希望药效持久。这种心态导致对培训心理期望过高,结果可能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最终对培训失去信心。

3.问题三:培训内容缺乏实战性内容

营销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与对企业其他人员的培训相比,对营销人员的培训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对营销人员的培训不只是让学员学到更多的知识,而是让学员通过学习以提升专业的实战能力,从而提升工作业绩。但是,在现实的培训中,很多培训师嘴上功夫了得,实践经验全无,更别提行业经验了,讲的大都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真理”或一些“心灵鸡汤”,结果往往是学员课堂激动,课后乱动,回家一动不动;或者培训只讲成功案例,不讲失败案例,对营销人员的实际工作没有借鉴性,对工作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帮助。

4.问题四:培训师选择不考虑企业实际和需求,只追求“名声”

很多企业和营销管理者在培训师的选择上,不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只讲究所谓的“名气”,认为有名气的一定是最好,而对培训师或培训机构的从业背景、机构的特长方面少有考虑。虽然“大师”的培训非常幽默和生动,气氛非常热烈,但由于对行业不了解,讲的内容空洞无物,与企业的现实完全不搭边,培训结束之后,学员无非是记得一些幽默小笑话而已。“专家”的理论体系可能非常完美和高深,但学员不一定能听明白;所举案例也都非常经典,但没有一个是亲身操作的,也没有一个能够针对企业的现状给受训者以启发。培训的方式只是填鸭式的灌输,讲师滔滔不绝,学员却昏昏欲睡。如此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5.问题五:培训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与对象需求不一致

市场是动态的、复杂的,在营销实践中没有固定模式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营销培训需要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来提升培训的效果,真正做到培训与实践的相结合,而不能用千篇一律的培训方式与使用唯一的办法来解决营销中各种实际的问题。另外,从事营销工作的每个人,因其所处社会层次不同,所接受教育不同,所生活年代不同,所以各自的思想会各不相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就会有所区别。所以,在营销培训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受训者要采取不同内容的讲述方式,传授的内容也要因人而异。也就是说,营销培训的课程内容必须要和受训的人员需求一致,不能忽视受训者的层次、经历和工作素养,避免采用一锅烩的方式给所有人都进行培训。

6.问题六: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后缺乏跟踪和效果评估

很多时候,企业的培训往往采取单一、枯燥、野蛮或填鸭式“我讲你听” 的封闭式培训,时间少则二三天、多则十来天。企业希望采取这种封闭式的狂轰滥炸让受训者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知识,快速达到脱胎换骨或者涅槃重生的目的,而不是从受训者角度考虑是否有培训需要。在培训完成后,组织者对培训的后续工作不进行任何跟进,对培训的方式和培训效果不去征求反馈意见和进行评估,对受训者培训后的学习和总结未有相关要求,结果成了为培训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