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本章小结

德鲁克(Drucker,1999)认为,成功的经营都是经过这样的过程创建起来的,成功的经营不是运气或是计划的产物。它是由那些有能力把握住与自己的长处相符的机遇的人们创造出来的。465当企业明确了自己的长处和工作风格以后,企业就可以寻求适当的机遇了。这项工作需要企业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与企业的工作风格相适合,并与企业高层领导人的个人价值体系相一致。加里·哈默尔(Hamel,2000)说:“与高级经理人一样,企业中每一个普通员工都有可能对企业的命运产生影响。应当由关心企业未来的人领导企业进行彻底变革。”466

企业首先要决定企业自己应该应当做出什么贡献,这可以帮助企业将知识转化成行动。企业认为企业应该做出什么贡献?换言之,企业可以为自己的组织做些什么?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企业分析机遇,从而把握住那为数不多的适当机遇。当这样的机遇出现的时候,如果适合企业和企业自己的工作方式,那么企业最好抓住它们。这要求企业考虑到具体情况的需要,企业所潜在的最大贡献,以及企业所必须创造的成果。

德鲁克告诉我们,成功的经营就是寻求机遇,而这些机遇就是那些能够将企业的长处得以施展,且与企业的工作风格和价值观相一致的机遇。《哈佛商业评论》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商业世界里,一个个商业精英们因为通晓德鲁克的著作而走上经理岗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渴望成为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那样的超级总裁,同时又为了在股票市场上获得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青睐而变得战战兢兢。” 467

德鲁克同时也告诉我们,成功的经营就是不断创新。在一个稳定的时代,不断创新是高风险的作为;但在一个剧变的时代,不断创新是求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守旧才是高风险的行为。传统的管理学教科书中,绝大部分的内容是要教学生妥当安稳地经营好一个组织,只是简单地来谈“战略变革和创新”,因为“不断创新”几乎代表着对现状的否定。德鲁克告诉我们的是在风云变幻的商界应该如何通过不断地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战略计划仅仅只是应变的基础,企业经营的精髓是主动地改变自己以改变战略形势,而不是被动地让改变了的形势来改变自己。

可以这样说,德鲁克经营思想向人们展示了他非凡的预见力。套用一句老话,对管理学研究者而言,挑战就是找到彼得·德鲁克说得还不够好的地方。468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从我第一次读他的书就发现了这一点。